貴報昨天報導蘇花高速公路案,指出台灣青年環境智庫批評,近十年來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委員,失去專業中立,已淪為政府的橡皮圖章,並呼籲在交通部未釐清不良影響,並提出預防對策前,不應通過環評審查。
蘇花高興建與否已吵了八年多,為了維護自然環境及山水美景,我不贊成闢建,政府應該尋找替代方案。
如以「兩利相權取其重」的原則,根本不需要花巨額公帑興建蘇花高,只要加強現有的台鐵體質,加開班次,尤其是高速率的「太魯閣」號,讓西部民眾有快速的交通工具可以來往花東地區。
如就「兩害相權取其輕」原則,以不建蘇花高為好,若非建不可,則只建破壞環境最少的平地部分。宜蘭地區因為雪山隧道的開通,變成台北人一日遊的地方,台北來的遊客不是匆匆路過,直奔花東,便是當日往返,少了住店的客源,宜蘭地區的旅遊業跌到谷底。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難道還要再製造一個更大的錯誤政策嗎?還是別建蘇花高吧!
常樂仁(北縣新店/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