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中國富豪團」 媒體過火了

呂一銘(台北市/前財經時報發行人) |2008.04.25
583觀看次
字級

包括陸資在內的外資來台投資是好事,中國大陸地產商來台考察原是樁美事,但因媒體過度渲染他們來台「炒樓」,引發他們抗議,而且好像他們成了台灣的「經濟救星」,就未免太扯了。

現階段對陸資來台仍有規範,如果過度高估,無疑是一廂情願。或許是媒體染上「馬上就好」流行症,把這個地產考察團,炒成好像他們一來,便能「點石成金」,使台灣不動產市場「馬上就好」,如此不顧公信力的炒作,就連領隊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都感到不好意思,直說來台是「探詢地產」情形。

換言之,地產買賣的八字都還沒一撇,媒體就荒腔走板炒作,是欠缺專業素養的表現。

所謂在商言商,談生意須先互惠,始有合作可能,兩岸還須有對等的配套措施,譬如大陸外匯管制很嚴,如何使地產大亨能輸出資金,就是關鍵。

而台灣對陸資來台的相關配套政策,包括檢附資金來源證明的規定、投資案的審議作業流程,及金融單位融資的貸款上限等問題,均還沒有明確規範;再者,如何避免本地的房價哄抬,讓年輕族群和中低收入者買不起房子,及研擬防範供需失衡的辦法等,都須有周延的準備,並非「馬上」可拍板定案。

顯然這次媒體的炒作,已違背守望、教育的傳播職責,只讓閱聽大眾看了一齣「阿拉丁神燈」的荒唐戲碼。

呂一銘(台北市/前財經時報發行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