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啟動身心舒暢!

文/珍妮絲.亞伯拉罕.史普林博士(臨床心理專科醫師)等 |2022.11.05
2496觀看次
字級
圖/Pexels

文/珍妮絲.亞伯拉罕.史普林博士(臨床心理專科醫師)等

當你拒絕原諒,也就啟動了自我防衛來面對痛苦。這是你處理自己憤怒的方法,但是最終會讓你淪為冷漠和怨毒。拒絕原諒事實上剝奪了成功的希望,讓你無法恢復自重自愛,重新感覺情感與身體上的安全,也不能為傷害提供公正的解答,因此這種方式不會有結果,或者會以昂貴的代價結出苦果。你以為拒絕原諒可能有的獎賞,一開始似乎非常誘人和健康,最後證實是不利的,至少呈現在三方面:

一、拒絕原諒斷絕你跟侵犯者進行對話、以正面方式解決衝突的任何機會。

當你把侵犯你的人逐出生活,你否決了他回應你的委屈、贏取原諒的機會。拒絕考慮他過去對你的意義,而且今日可能依舊有其意義,你也否決了自己任何和解的機會。在人際關係上,有太多無心的怠慢和誤解,說不定只要你們能開誠布公地探討彼此的歧見,就能改變情勢,軟化你的態度。記住,如果你選擇展開對話,不表示你非得修好或原諒,但是你可能可以讓侵犯你的人進門,讓悲傷離去。

二、拒絕原諒或許能讓你恢復傲氣,但是斷絕了個人成長和理解的機會。

當你拒絕原諒,你將所有的過失怪罪到侵犯你的人身上,讓自己看來無懈可擊。然而這種自以為完美的傲慢矯飾,很可能遮掩了搖搖欲墜的內在。

以貌似神聖的憤怒包裹自己,從來不質疑自己可能有錯,你斷絕了審視自我的機會,這些機會可以讓你學習、改變和成長。

在你拒絕原諒的背後,可能是不敢面對自己的軟弱和失敗的恐懼。舉個例子,你可能責備別人排斥你,卻看不清楚,其實是你相信自己不值得別人來認識你,造成了你疏遠別人。你也可能指責別人總是要你屈從,卻看不清楚,你如何無法說出自己的意見和設定界線。你可能覺得自己受制於別人的種種要求,卻不知道如何放鬆以及創造自己生活的平衡。

因憤怒而盲目,你成為指摘別人如何讓你失望的專家。你可以寫出堂皇巨冊,陳述你的父母、小孩或朋友如何讓你失望,然而你往往覺察不出自己如何冒犯了別人,對方才以不相上下的好鬥模式自我防衛或反擊。你堅持別人應該寬宏待你,但是自己卻無法以同等的氣度看待別人。

病態沉浸在傷害裡,會讓自己陷入孤立,還會提高罹病風險。圖/Pexels

三、拒絕原諒可能讓你感覺較不空虛,卻也在身體和情感上毒害你,讓你與生命隔絕。

當你拒絕原諒時,注入你血液裡的毒液或許會讓你感覺不那麼空洞、更有活力,而且精神比較振奮,不過也可能造成你「心靈上的荒蕪」——你了無生趣,看不見那些你應該感謝的人,阻絕了溫柔、美麗和喜悅。你或許會追求獨自享受的慰藉(書本或散步),或是與老朋友相處,然而憤怒很可能是迴盪在你內心的唯一感受。執著於報復,你以防衛和自我保護來完成自己的基本需求,卻沒有時間滿足自己「更高的」需求:平靜、創造力、愛與連結。

透過仇恨,或許能讓你感覺自己活著,但是也可能讓你的身體生病,或者更容易病痛上身。愈來愈多研究證實,長期的負面情緒,例如怨懟、譏諷、不信任和敵意(通通都是拒絕原諒所表現出來的情緒)會搾乾你的精力,腐蝕你的身心健康。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受測對象接受指示,重溫拒絕原諒別人的經驗,結果血壓會升高,同時增強了交感神經系統的運作。如果這些生理影響是長期而強烈的,可能會折損你的免疫系統,提高罹患癌症或傳染性疾病的風險,或是促使冠狀動脈組織鈣化,導致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拒絕原諒可能不只使你和傷害你的人切斷關係,也會讓你遠離那些沒有對你造成傷害的人。不信任就像從傷口中滲出的血,汙染了碰觸到的一切。病態沉浸在傷害裡,你可能會把每個人都推開,甚至是那些關懷你、想要幫助你療癒的人,讓自己陷入孤立。

當你把侵犯你的人逐出生活,你否決了他回應你的委屈、贏取原諒的機會。 圖/Pexels

選擇原諒 重拾喜悅

想要安頓好自己,讓自己變得堅強,需要的不只是向外發射你的怒氣。你必須轉向內在,好好理解這個傷害,如此才能繼續你的生活。你必須伸出手來,與你身邊或是願意在你身邊的人發展出更能滋養彼此的連結。舔自己的傷口和包紮自己的傷口是兩回事,破壞性的憤怒也有別於建設性的生氣。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差異,拒絕原諒就成為你存在世上的理由。

我們多數人都曾受過似乎無可饒恕的侵犯,拒絕原諒似乎證明了我們的勇氣和智慧——我們的力量、自重,以及要求公義的權利。不過,事實是,拒絕原諒只能為我們的傷口表面敷上一層薄薄藥膏,或許會帶給我們短暫的權力快感,卻不能產生清明透澈、深思熟慮而且站得住腳的回應。也不能將我們的心思從侵犯我們的人身上釋放出來,或是提供仇恨以外的任何東西,讓我們重建受傷的自尊。拒絕原諒帶給我們虛有其表的保護,而不能真正讓我們更堅強一點,或是在人性上更圓滿。

到頭來,拒絕原諒只不過是負面的力量,是我們不投入認真生活的手段。拒絕原諒是面對傷害極為狹隘、劃地自限和鐵石心腸的回應,餵養了仇恨和屈辱,讓我們得以避開最大的挑戰——與自己和解,進而能夠感覺完整,以及生之喜悅。

(摘自《教我如何原諒你?【全新增訂版】》,心靈工坊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