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落幕,習家軍一統中國,以有實戰經驗的張又俠、何衛東晉任軍委副主席受人矚目,一般解讀是劍指西方。
劍指西方是以美國為主。習近平權力集中早已可期,只是權力核心的名單一出,仍使國際感到驚駭。美國總統拜登九月提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白指出俄國已不足懼,未來有能力且有意願影響國際秩序者唯有中國大陸。
美國視中國大陸為頭號勁敵,不僅是戰略亦是現實,全面圍堵的手段從傳統的軍事外交對抗,擴展至科技經濟的封殺,東西兩強似終須一戰。大國博弈本是歷史定律,但美國以台灣為棋盤、為槓桿之居心,台灣豈能僅是無奈?
十月間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連在三天之內兩次公開表示中共有意提前兩岸統一時間表;軍情首長也前後指中共會在二○二七年前攻台,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吉爾迪甚至推測中共會最快今明年就可做好犯台準備。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八月發表一份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的兵棋推演,指台海一旦發生戰事,台灣可以抵擋三天,再來美國及日本等國會來馳援,雖然可以在三周後保住台灣,但美中台軍武及人員都損傷慘重,台灣大城也被攻擊幾成廢墟。另據美國媒體未經證實的報導,指美國另一兵推甚至要在台海發生戰爭時撤出台積電的工程師,果若屬實,又豈止是以鄰為壑的居心?
《紐約時報》日前披露,華盛頓擬台灣部署成美國面對中國大陸的軍火庫,此說法正印證了拜登連續兩次談及美國會護台的說法。其實護台乃好聽之詞,說穿了不外乎是將台灣當成美國抗擊中國大陸的第一島鏈彈藥庫。在美方不斷提出中共犯台「時間表」的同時,國安局與國防部首長也隨之唱和,呼應美國的台海戰爭時間序,言必稱備戰,卻從不談避戰,台灣置身第一線豈可不自覺?
《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上策為不戰而屈人之兵,運籌帷幄;中策透過外交斡旋,最後到出兵攻城,只是下策了。俄烏戰爭已為當代演示了戰火無情,兵燹之下無贏家,最終不論俄烏何者獲勝,都屬慘勝,這過程烏克蘭又是如何被推上火線,足為世人推敲。
台海局勢原本不靖,尤其在大國操弄下,更為凶險。中共二十大首度將「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寫入黨章,習近平在工作報告中也強調反對外國勢力干預,堅決不放棄武力,擺明是警告美國不要涉入台海,對台灣警示不要倚美謀獨。美中大國博弈,狠話說盡,紅線愈畫愈緊,惡意螺旋快速上升,夾在中間的台灣,即便自知,也難避開漩渦,更遑論政治人物的刻意攪和。
美國社會學家羅勃特.金.莫頓提出「自我實現預言」或稱「自證預言」的理論,意即人們期待某事會發生,其意志即可能會影響其行為,促使該意念真的實現,甚至成為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由此觀之,當下的美國和中國大陸,不論有意或無意的提升對抗,甚或不斷推估台海終須一戰的時間表,不願營造和平共榮的選項,台灣又何其無辜?台海戰爭千萬不可成為他人自我實現的預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有智慧的台灣人理當明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