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秋停
離鄉容易,回返時顧慮卻多,怕見陌生也怕遇見熟悉的景觀,心緒沿途忐忑晃蕩起伏!車下仁德交流道,沉寂記憶裡的畫面流動起來,車潮起湧,高矮房舍接連後退,新舊招牌於浪中起落,有的被沖擊成沙粒、有的緊抓時間縫隙奮力宣誓存在。
印象鮮明那幾條馬路定位座標,當年鐵馬奔騎的路線隱隱現現,有些牆垣被拆除、有些新建築長出,搭乘時光列車快速回顧年少行跡──也許陽光過強、車行太快或蒼老遺忘,讓人感覺應接不暇。
台南家商的教學大樓仍然矗立路邊、家齊女中大門低調斜對,車輪快轉,雙眸連著記憶遊走,夫婿只管開車趕路,不懂其中隱含的複雜情愫!體育運動公園的入門牌樓巍峨壯觀,市立泳池題字醒目,女中、臨水夫人廟、南門城……紛呈眼前,每見一熟悉地名便如摸著一枚精美扇貝,喚醒過往潮浪的生成與流向。
市議會、地方法院……一次次經過火車站前圓環,自小東路左轉,望向公園方向,視線穿進圍欄樹縫,耳畔響起同鄉友人說過兒時覺得公園池塘裡的魚很大隻,長大後牠們似乎變小了!時空縮放既定的人事物,孔廟、延平郡王祠周圍發展成觀光商圈,莉莉冰果店仍然集聚人潮、各校園自有一片天。
‧
對家鄉的懷念味蕾感受特別強烈,放眼望去盡是碗粿、肉圓、土魠魚羹招牌。車於街坊間彎轉,一口灶滿足四方食欲亦豢養自家數代人。
保安宮前攤販聚集,被拓寬的街坊人潮更洶湧。自保安路延伸至國華街,今古滋味於不同時空中演變。一杓羹湯一碗滷味,醬油膏糖與蒜末百搭,嫩香蟳丸、粉腸、糯米腸和鯊魚皮共組黑白切;黏而不膩的米糕上頭鋪著入口即化的碎滷肉及爽脆小黃瓜薄片,鹹甜巧妙,小小一碗滋味豐滿;酥炸或被蒸透,肉丸有著Q彈粉皮、肉燥與蝦仁比例剛好;蚵仔與豆芽菜於熱鐵盤上發出滋滋叫響,粉水蛋汁隨興淋下,香甜完整被包裹起來。
視野頻頻對焦,撥轉記憶裡的頻道,台南人的口福離鄉後往往變成牽絆,如童年偶然聞見的絢麗彩虹及悅耳蟲鳴,教人終生尋覓不得,或許生命中開得特別豔燦的花兒只存留記憶!騎樓前擺放一條條桌椅,看似熟悉的場景卻有不同光影,當年與父親面對共食的飯桌如今何在?或許我只是在找尋對的陽光與溫度、找尋父親嚴厲神情下的溫柔,或是眾人於困苦環境堅持奮鬥掙出的甘甜喜樂……
‧
小西門、大北門、東郭門、兌悅門……府城十四城門分布各處,如一張張幻燈片流動車外。火車站、民生綠園、西門圓環,逆時針迴轉車流,車行太快,一不小心便穿越好幾條街。中山路繼續延伸、成功路突然出現,新舊混雜,時空錯亂,如滾動中的萬花筒,來不及重組的往昔印象倉促間又被打亂。車沿著安平路往郊外開,橋梁連向歷史源頭,林默娘雕像與向海軍艦各據一頭,入夜海邊看不清遠處,而我既不是歸人也不是過客!
安平古堡入園時間已過,老街販商陸續收攤,熱鬧殘餘的生活碎屑隨處撒落,未售出的黑糖糕、過氣滯銷的童玩、不小心打翻的涼水桶、各式3C配件……如京都、翡冷翠或任何帶有歲月光彩的觀光區,思古幽情與現實生活頻相牴觸。
立秋已過,暑氣仍然滯留。台南向來炎熱,少時無懼熾烈陽光,如魚兒悠游熱浪,任由皮膚一層層黝黑。古蹟承載歲月,於世代交替中泛出豐富色澤。一片片被壓扁攤開的含蝦粉皮置入油鍋,脹大身姿自灰白轉呈紅棕色,最精采的生命於是定格。記憶於暖熱空氣中膨脹,許多擱淺底層的印象被喚醒,對我而言,台南不只是一個地名!
街燈強打起精神,周遭流淌著道不盡的氛圍,血肉抵抗,軟弱化成堅強,荷蘭人、鄭氏父子,數百年歷史融成濃稠色澤,多少人行於具傷痛記憶的紅磚道上,於碉堡城門間鑽進鑽出,草帽遮擋烈日,鐵馬壓行發出控控回音,古蹟、牌坊、廟宇及與近海洋相關的諸多想像。於此精采舞台上生活,青瓦、紅磚與常民房舍混合,赭紅逐漸褪成灰白,延平郡王矍鑠的眼神凝聚成黑洞,剝落牆垣現出的龍虎飛越天上……
人生是記憶的組合,溯流回望,往昔的青澀影像彷如隔世。記憶如氣球飄浮空中,陽光看似依然,卻照不出當年顏色,少時奔馳往返的巷弄被車流淹成茫茫大海。夜宿安平,自另個角度回望故鄉,燈火隨著人煙聚集、消散,思緒起伏輾轉反側。
夜漸濃黑海岸相連,歷史潮浪波波起湧,游魚近岸復離開,背上泛出年歲及冷熱紋路,漁網勾連,船板、蓑衣於春秋迴流中載浮載沉。鷗鳥低飛、隨船遠走,人鳥相對,不知彼此所見是哪一世代!
想要多待幾天,方向盤匆匆便往回程。天上雲靜止或者款款移行,似當年未及帶走、隨我遠去又再碰頭的雲彩。操場、十字路或圓環邊,去來一條條夢幻與現實交織的路……車走走停停,跨越新橋與舊路,駛上高速公路便遠離故鄉。回來一趟不易,離開卻這樣快速!台南是記憶中的一塊浮木,攀著抓著,卻搆不著思念底層,回不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