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佘炎輝
疫情重創之下,友人開的火鍋店也快撐不住了,就算親朋好友三不五時上門消費,畢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他考慮過是否認賠關店?還是靠寥寥無幾的補助金苦撐到疫情結束?
他不甘心花了多年心血,好不容易才建起口碑的店會如新聞報導的──某知名飯店、老年老店、網美打卡名店撐不過這一波疫情衝擊而吹起熄燈號。
以前門庭若市時他就迫不及待開起分店,大半資金投進去了,本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哪知疫情來攪局,變成門可羅雀,營業額只有一個「慘」字可形容。
之前是春風得意、躊躇滿志,現在則是整天眉頭緊皺、苦喪著臉。胼手胝足的老婆甚至鬧起家庭革命,怪他眼高手低、好高騖遠;他則怨嘆老婆不能共體時艱,無法同甘共苦,大難來時想各自飛。
男人有擴張事業版圖的壯志雄心是人之常情,但若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欲壑難填了。我看兩人吵得不可開交,根本不是解決之道,於是找了個機會請他去唱歌,特地點了〈歡喜就好〉,順便開導一番。
「或許加入外送平台當合作店家,雖然抽成很高,但時勢所趨,應該不至於血本無歸?」
「建個粉絲專頁邀請加入好友,以打卡送餐點、生日打折來招攬舊雨新知?」
「不定期辦促銷活動、消費滿千送折價抵用券?」
好友聽進去了。
他先設立停損點把分店關掉,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另外,店裡除了原有的可樂、汽水、咖啡機,還增加了多種口味的氣泡水、霜淇淋,泡麵、意麵、冬粉、白飯讓顧客吃到飽,價錢雖然調漲百分之二十,但還是物超所值。
經過一番重整旗鼓,營業額總算漸有起色。路是走出來的,辦法是想出來的,與其坐以待斃與失敗共存,不如另起爐灶或想方設法絕處逢生。
等他火鍋店重建榮景,我要再邀他去唱那首〈歡喜就好〉:三餐不必山珍海味,七分飽就好;房子不用大,夠住就好(現在房價那麼高,買得起就好);車子折舊率太高,騎(腳踏)車跑步身體好;重要的是,對老婆一定要好,將來才不會孤獨自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