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詐騙猖獗與數位安全

 |2022.09.22
11178觀看次
字級

社論

駭人聽聞的柬埔寨台青遭虐事件,使人見識到,國際詐騙集團勢力的無孔不入,台灣社會面對此事議論的重點,多集中在人質要如何營救,忽略了事件的核心是在台灣,跨國詐騙案件的氾濫,幾乎到了無所不在的地步。尤其變種病毒迫使人們自我調整,接受零接觸經濟的生活方式時,層出不窮的詐騙事件同樣成為新常態,嚴重破壞了交易的秩序。

現在的社會人手一機,訊息快速的傳遞,正好提供了詐騙集團新的舞台,今年以來尤其明顯。年初台股還在走多頭行情時,手機簡訊充斥各式各樣的投資訊息,又以推薦飆股入手進行的詐騙行為,最為常見,僅向警政機關正式陳情案件,單季多達四位數以上。

等到股市行情修正,詐騙方式也與時俱進,此時常見的,是假冒各大金融機構理專的緊急通知。到了八月,輪到所謂的「疫情急難紓困補助款」訊息到處流竄,疫情指揮中心也多次公開澄清並無此事。

據警政署的統計,今年一到八月,台灣的詐騙案件多達四千件以上,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三十七,民眾因此損失的金額高達十八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三十九;趨勢科技的統計也顯示,整個八月分,光是假冒衛福部名義的詐騙網址總偵測數量,月增二十倍,總數量超過上半年的總和。

換言之,詐騙手法會隨著社會的脈動推陳出新,搭配疫情發生以來,以手機為主要媒介的生活方式快速發展,於是詐騙案件與金額,均出現明顯的增長。

遺憾的是,檢視政府的因應做法,除了設立防詐騙網站與專線,說明詐騙的樣態並接受民眾檢舉申訴之外,並沒有太多讓人耳目一新的對策,對照上述的數據,詐騙案件已快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與詐騙集團對抗確實是一項艱難的長期工作,但政府的功能,應不止於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強化數位教育,詐騙案於短期內暴增的主要責任,政府也要扛起並找出對策來。

我們認為,之所以對抗詐騙集團顯得欲振乏力,與各行政部門權責難以釐清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不妨先從最核心的金流部分下手,先在此建立防線。

日前金管會找來了證券四大周邊機構,宣示要採取一連串行動對抗詐騙,包括九月底前先建置宣導專區,並與刑事警察局建立即時聯繫窗口等,成效仍有待檢驗,但透過一個部會為主力,由其去統籌整合其他各部會,推動防制詐騙的政策,應是目前比較可行的做法。

另一件必須提醒的是,要求交易過程中的各環節,盡到防詐騙的義務,同樣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任務之一。坦言之,詐騙案件之所以在台灣快速成長,與政府對平台管理鬆散也有關係,面對著花樣百出的詐騙手法,官式說法常強調依法才能行政,須要翻修法令,提供如科技偵查的法源依據等,但要等到立法完備才能行動,已不知何年何月,容易淪為推卸責任的藉口。

行政院的組織不久前才剛翻修完成,新設立的數位部被寄予厚望,且其組織與用人富有彈性,當台灣正被鋪天蓋地而來的詐騙案件,弄得烏煙瘴氣之際,數位部何妨先以此為切入點,只要找出有效的處理方案,不僅可以遏止詐騙集團的銳氣,也可以為健全台灣數位的安全發展,跨出重要的一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