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熹
怡君離家北上工作,往往一個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時,開小吃店的爸爸總是煮滿一整桌菜等著把她餵得飽飽!
每次到家時,她最怕聽見爸爸輕輕飄來一句。「妳最近是不是又瘦了?在台北是都沒有在認真吃東西嗎?」
只要爸爸開口說了這句話,接下來一整個休假,爸爸就會傾盡全力開始燉補品、煮出令她根本無法抗拒的大餐。
於是,每次怡君要回家時,同事們總會笑說,怡君又要大進補囉!
她每次總是幸福的笑笑,知道爸爸對自己表達關愛的方式,就是照顧好她的身體,唯恐她餓著、變瘦了。
因為知道爸爸的心意,就算怡君正在減肥中,也不會拒絕爸爸的好意,會把爸爸抬出十八般武藝烹調的美味佳餚,通通吞下肚!
只是一直這樣細心看照自己的爸爸,卻常常忽略他自己的需要。
不知道已經經過幾個月了?每次怡君回家,發現爸爸要出門買菜,發動機車時,都必須費盡全力踩上半天。
好幾次,她都勸爸爸是不是該牽車去檢查一下?
爸爸總是推說,不要緊,平常要去遠一點的地方會開小貨車,機車只是在家裡附近騎而已,不礙事!
雖然爸爸這樣說,可是怡君還是覺得每次騎車都要猛踩才能發動,對爸爸的生活一定造成很多的不方便吧?
直到有一次冬天回家,爸爸要出門買東西,踩了快半小時,車子發不動就是發不動,後來滿頭大汗的爸爸只好開車出去。
怡君在爸爸離開後,又跑去試了好久,車子才勉強發動!
這次,她決定不聽爸爸的,慢慢把車騎去修理,總共花了兩千塊錢,換了火星塞、煞車、輪胎等等。
當怡君把車騎回家時,有種車子大復活的感覺!
隔天,爸爸又要騎車出去,走到機車旁,架勢擺好,照例又要猛踩;怡君見狀,默默走到爸爸身邊,輕輕鬆鬆按住煞車與發動鈕,微微催一下油門,車子立刻發動起來。
爸爸詫異又帶點困惑地看著她,怡君嘴角抿著微笑,拍拍爸爸的肩膀,小聲提醒了一句。
「騎車要小心喔!」
偷偷體貼爸爸,給他一個貼心的小驚喜吧!生活中的「細節體貼」,往往比儀式感的慶祝活動,更能「暖心」,也更能「入心」。
別讓爸爸對自己的忽略一直持續下去,有時候幫爸爸把某些早該處理的事情偷偷做好,會讓他「揪感心」很久很久。
愛的表現,「刻意」永遠優於「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