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台灣東部開拓史——宜蘭的廟宇為何拜這位廣西官員

文/王文靜 |2022.09.14
1422觀看次
字級
淡蘭古道沿路有𥴊仔店與石頭古厝遺蹟。圖/王文靜
古道上的雙扇蕨。圖/王文靜
快到貢寮了!作者在淡蘭古道上。圖/王文靜
古道上「最豪華」的土地公廟。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

美國,有西部開拓史。在台灣,則有一段東部開拓史。

台灣的東部開拓,有一條古道與一位三度被派來台灣的廣西官員,叫楊廷理。

在大清版圖,台灣是邊疆。如果老是被大老闆派到邊疆,這是好事還是衰事?每次台灣有亂,楊廷理就被派來。但也不知為何,總升不了官。那是平均活不到四十歲的年代,楊廷理第一次被派到台灣時已三十九歲,「邊疆台灣」是番人與瘧疾四伏,台灣的東部還沒納入清朝版圖。

地理上,台灣被三千公尺的高山硬是切成兩半,成為兩個互不知你我的世界。荷蘭人、漢人、滿人相繼來台,多只在西部。直到二百年前,北部平地已多被開拓,漢人開始往東部去──還不屬於清朝的宜蘭。大清朝皇帝根本不在乎台灣東部,沒想涉入原住民範圍。

直到一八一○,在宜蘭的漢人知道閩浙總督來台巡視,特地捧著已開墾的各社戶口清冊,到台北艋舺請求收治版圖。著眼於海盜屢次騷擾宜蘭與東北部影響北台灣治安,清廷終於評估此事。但是須籌設官署、編制吏員、配置兵營、田畝丈量等,事情龐雜。於是第三次來台的楊廷理,被派到宜蘭籌備此事。

楊廷理一生,三度被派來台灣,五度到蠻荒宜蘭,被後人奉為「開蘭大臣」。台灣的東部開拓,始於宜蘭,關鍵官員就是楊廷理。宜蘭人感念他,特地在媽祖廟昭應宮奉祀。我今年初,到宜蘭時特別央請當地導覽帶我到昭應宮後殿二樓,看被供奉的楊廷理木雕。這座三進式的縣定古蹟在熱鬧的街區,步入後的大木結構、細部木雕,石柱、石雕保留著道光年間風格,當時建材多來自大陸,泉州白石、唐山青石製成的石獅子,還有一塊光緒帝御賜的匾額。台灣有些廟宇也供奉清朝官員,但多幾乎只是牌位,很罕見是穿著官服的木雕。

這個時代背景,必須放到二百年前。看似近的宜蘭卻被被高山峻嶺阻擋,若不搭船走海路,就要翻嶺。於是,有一條從台北淡水到宜蘭的路,二百五十公里,古時要經歷蛇仔形、三貂、嶐嶐三大險峻山嶺。路是有,但很艱難,楊廷理說:「過谿三十六里, 危險異常,生番出沒,人多畏之。」 那時候的他已是六旬高齡,五度到宜蘭,簡直就是要老命,冒著生命危險 。

這條歷史之路──淡蘭古道,近年被國家闢為第一條長距離步道,概略分為:官道(北路)、民道(中路)、茶路(南路)。

宜蘭在一八一二年,正式納入清朝,此後很多台北與宜蘭的公文往來遞送,都是走最早闢出的官道。它從基隆暖暖到新北市瑞芳、九份、貢寮,再到宜蘭。官道上有什麼?有清朝駐軍、郵局,還有𥴊仔店,被認為是北台灣最早的東西往來大路。

今年初,我從九份翻山,走一小段淡蘭古道的官道。如今漫入山林的古道,與一般只有林木的路不同,處處人文,既有石頭聚落遺蹟,還有不時與古人不期而遇的驚喜。譬如,起走點的樹梅坪,還可以看到採金時代最後的據點廢墟辦公室,旁邊還有一座豪華的土地公廟(貼磁磚喔)。礦工每天拚搏地底,入坑前把命先寄放給土地公求平安,這裡的地景是黑色岩壁,遠處還有高山杜鵑。

抵達貢寮時,會在山裡看到一層層廢棄的梯田的石砌駁坎。很難想像,那時候的人為了謀生,種田種到這麼山裡。走著走著,再看到海,就是依山臨海的貢寮「雞母嶺」,一個有二百三十年歷史的小山村。

山區多雨,我被滂沱大雨打得狼狽,但在古道上與古村、山溪、聚落遺蹟相遇,更能感受東部開拓的不易。我不是美國西部牛仔,但彷彿也化身昔日台灣東部開拓的路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