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潘楠慕
在環境保育意識高漲之際,時尚業已成為眾矢之的;據聯合國統計,時裝產業每年產生九千兩百萬噸紡織廢棄物,且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約一成。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報告,更把時尚業及其供應鏈列為全球第三大汙染源。
澳洲氣候委員會(ACC)聲明表示,時尚產業對環境的衝擊,以「快時尚」為最。這種風潮促使消費者更頻繁購買服裝,全球服裝消費量目前為六千兩百萬噸,二○三○年時預計將增至約一億噸。雪梨科技大學時裝與紡織品副教授瑞薩南(Timo Rissanen)估計,光是在服裝的裁剪過程中,就有約一成五的紡織品被丟棄。
不過,企業和消費者的永續意識,可能有助遏制時尚業對環境的衝擊,尤其是愈來愈多消費者支持永續材質和工藝的產品。印度設計師薩胡(Ashish Satyavrat Sahu)就是一例,他的時裝品牌Khadiwala Designer採用的原料,是稱為卡迪(khadi)的印度傳統手織棉布。
薩胡指出,他完全沒料到卡迪系列在市場上的反應如此熱烈,甚至在兩年內就進入國際市場。賈坎德邦(Jharkhand)部落出身的薩胡表示,他的設計理念非常簡單,就是從印度傳統服飾汲取靈感,製作時尚服裝;能夠締造銷售佳績,或許是因為消費者支持這種天然纖維布料的永續性。
薩胡表示:「對我來說,卡迪不僅僅是一種織物,更是包容和自力更生的象徵。我自小就接觸這種布料,也持續探索本土的藝術、手工藝和織物。」
卡迪在印度市場一度式微,被量產的低成本人工布料取代。然而,隨著消費者轉向永續時尚,對天然纖維的需求增加,這個趨勢開始反轉。推廣卡迪棉布的印度官方機構「卡迪鄉村及產業」(KVIC)表示,截至二○二二年六月的財政年度,卡迪布料的銷售額比前一個年度增加兩成,達一百四十六億美元。
產業專家表示,卡迪的熱銷主要受到千禧世代推動,這個族群非常關注個人的消費對地球的影響。今年十八歲的孟買學生薩庫爾(Mayuri Thakur)說:「與工廠生產的織物相比,卡迪的碳足跡很少,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快時尚正在扼殺我們的星球,我們必需負責任消費。」
印度理工學院(IIT)的纖維工程教授薩庫爾(Subhash Thakur)表示:「卡迪的染色和製造過程幾乎完全永續。由於耗電量和用水更少,生產卡迪這類天然纖維布料的碳排放也比其他紡織物少。不僅如此,卡迪布料服飾的銷售量大增,也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設計師出,除了環保之外,卡迪的復古魅力也是這種服飾大受歡迎的因素。隨著卡迪的人氣竄升,愈來愈多服裝設計師開始採用這種布料。印度設計師在杜拜時裝秀推出「卡迪:超越邊界」(Khadi:Transcending Boundaries)主題,大幅提升國際知名度。從高檔服飾到平價衣物,愈來愈多國際品牌已開始採用這種永續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