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韋士塔
法拉迪亞公司(Faradair)的辦公室,曾是英國「噴火」(Spitfire)戰機中隊的所在地;這家小型新創公司的目標是在歷史留名,成為商用航空運輸電動化的先驅之一。
法拉迪亞公司的初步目標,是針對區域航空市場開發及銷售混合動力電動客機。這款客機將有19個座位,使用電動馬達驅動的風扇提供動力,必要時也能以小型燃氣渦輪提供電力。
法拉迪亞公司研發的客機採3層機翼設計,以提供更多浮力,且能在較短的跑道起飛、降落。這款客機擁有最先進的空氣力學技術,雖然搭載螺旋槳,但該公司執行長克勞利(Neil Cloughley)表示,與傳統螺旋槳飛機相比,這種飛機的活動部件較少,因此成本更低廉,運作時也更安靜,且產生的碳排放更少。
克勞利表示,運輸產業勢必走向電動化,「除了電動車、電動巴士甚至電動輪船,我們也該讓飛行電動化。商用航空運輸電動化的關鍵之一是營運成本,因此,我們決定設計一款具有成本效益,安靜且永續的飛機。」
法拉迪亞公司推出的飛機,將提供倫敦、曼徹斯特等城市之間的短程旅行,單程費用只需25英鎊(約新台幣888元),比火車票還便宜。此外,這種飛機也可用於偏遠或交通不便的地區,減少公路、鐵路等高額投資。法拉迪亞公司計畫在2025年前讓這架飛機升空試飛,2027年開始商業營運。
除了法拉迪亞公司,其他許多國家的企業也發現航空電動化的潛力。加州的新創公司萊特電氣(Wright Electric)計畫2050年左右讓純電動飛機投入營運,載客數可達100人。這間公司會以現有的四渦輪引擎Bae 146飛機為基礎,打造新型電動飛機,以電動引擎取代渦輪引擎。
萊特電氣目前已與易捷(Easyjet)廉航達成合作協議,把新型電動飛機用於飛航時間1小時內的短程路線,例如倫敦至巴黎、紐約至華盛頓等航線。萊特電氣執行長英格勒(Jeffrey Engler)表示,他們會先測試混合動力飛機,一旦進展順利,再逐步轉為純電動飛機。
航太專家指出,飛機電動化並不容易,因為目前品質最好的電池,同體積所含的能量也遠低於傳統航空燃料,無法為長途飛行提供足夠的動力。
斯圖加特大學飛機設計研究所所長史托梅爾(Andreas Strohmayer)解釋:「當前電池的能量遠遠不能滿足航空需求。目前的技術已能生產6人座的輕型電動飛機,法拉迪亞公司確實有可能建造更大的通勤飛機,且完全靠電池供電,但這已是目前技術的極限。」
以色列Eviation公司正在開發的9人座電動飛機,飛行距離可達600英里。史托梅爾認為,如同汽車轉向電動化,航空電動化的過程也該由混合動力逐漸過渡到純電動,一步步邁向零排放、零汙染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