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指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主要成因是「體重過重」,此外,50歲以前,男性罹病率是女性近8倍。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睡到一半會停止呼吸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不但傷身也恐引發意外。20多歲裝潢工人阿強,無論晚上睡多久,白天工作時,即便是站在梯子上漆油漆,依舊常常「漆到斷片」,多次險些摔落地板受傷。醫師提醒,若有晚上睡覺「打鼾後,突然像斷氣般沒聲音」,白天感覺「睡很久,但都睡不飽」等症狀,就要高度警覺。
林口長庚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主治醫師陳濘宏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有三種型態,當中約九成屬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一種高風險的睡眠障礙,患者睡覺時,會不斷重複著「停止呼吸」與「恢復呼吸」,每晚重複著數十次到上百次;研究也證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提高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心衰竭、中風、甚至猝死等併發症機率。
男性、體重過重是危險因子
陳濘宏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主要成因是「體重過重」,此外,50歲以前,男性罹病率是女性近8倍,50歲之後,女性則漸漸追上男性;但他提醒,不能因為自己非高風險族群就掉以輕心,只要有「打呼(打鼾)後卻突然沒聲音、過一會又繼續大聲打呼」,或是「怎麼睡都睡不飽、沒精神」等情形,都是罹病徵兆。
陳濘宏曾收治一名20多歲、專職油漆的裝潢工人阿強,工作時要站踏於梯上,替牆面、天花板漆油漆,卻常常漆到睡著,不僅引起老闆關切,更數次差點摔落受傷,晚上睡多久都難以改善,讓他相當苦惱。
就醫檢查發現,阿強屬於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睡覺時,每小時呼吸暫停次數竟超過60次!所幸治療後,打瞌睡狀況大幅改善,工作時不再擔心受怕。陳濘宏提醒,曾透過調查發現,不少交通運輸司機都有這方面的狀況,呼籲大眾應高度重視自身睡眠健康,避免傷了自身健康又發生公安意外。
居家睡眠檢測易有人為誤差
統計指出,全台約近百萬人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者,但診斷盛行率僅0.49%,除了病識感不足,現行檢查方式的可近性差,也是一大原因。
哈佛健診富盈診所耳鼻喉科專科醫師黃昭勳指出,現行檢測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為生理睡眠檢查PSG,要到醫院睡眠中心,身上貼滿貼片睡一晚,不僅易干擾睡眠,排程常常也要半年以上;二為在家使用居家睡眠檢測HST,雖然較方便,但檢測無法標準化,也易有人為誤差。
黃昭勳醫師補充,非侵入性的自動化超音波,透過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讓AI輔助判讀呼吸道的塌陷程度,再利用大數據分析,可迅速評估受測者罹患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圖/黃昭勳醫師提供
陳濘宏指出,為提升檢測方便性,現市面上有最新篩檢方式:睡眠呼吸中止症檢測系統「安克呼止偵」,透過智能超音波來分析、觀察上呼吸道變化,評估罹病風險和嚴重程度;屬於較嚴重者,再建議到睡眠中心接受進一步檢查。如此,有助於提升民眾檢測意願,提升檢測可近性,提早診斷、提早治療,降低後續併發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