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後,有關正名、遷址的意見,又充斥媒體版面,有學者認為,現在的總統府是日據時代的總督府,帶有威權象徵,具有日本殖民色彩,建議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上任後,遷址總統府,改建為博物館或公共空間。
政府更迭在即,政務可以說是百廢待舉,必須解黎民於倒懸,遷址、正名是非急迫、不緊要的事,而且對照去年漁業署南遷所造成的問題,總統府遷址建議新政府應審慎考量。
機關遷址耗費龐大,去年漁業署南遷就花了九千餘萬元,今年預計還要花近兩千萬元,姑且不論適法性,光這一億多元就可讓多少弱勢學生有營養午餐吃?如果總統府遷址耗費何止於此,能不審慎嗎?
其次,漁業署原設有南部辦公室,南遷後因中央各級機關仍在台北,官員洽辦業務、開會南來北往苦不堪言,不但耗費差旅費,行政效率是否提升,也不無疑問;而總統府設於現址已近五十年,國會及重要中央機關均位於周遭,一旦遷址,其他機關若不隨之而動,對中央政府施政效率的影響,可從漁業署南遷的負面效應看出。
此外,據稱為了安撫北部漁民不滿,漁業署南遷後,行政院核准其提出的「各分屬組織準則」,再成立「北部分署」,疊床架屋根本違反了政府組織精簡精神,甚至成了安插人事的處所。
由小觀大,總統府遷址後,難保不會有相同的副產物。如果政府機關力推非施政的首要項目,浪費民眾辛苦的稅捐,實有負人民所託。
黃金福(北縣新店/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