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報導「大學生沉溺多P,性對象逾兩百人」,貴版有讀者投書談到,女性太年輕就有性行為或性伴侶多,容易罹患子宮頸癌,建議加強性教育等。
現行性教育多由醫生主導,重點在知識,包括兩性交往、避孕、預防性侵犯、愛滋病等,但當數據顯示,每五個高中生就有一人有性經驗,其中又有六成以上有過多重性伴侶,也有將近一成嘗試過一夜情或多P等特殊性行為,就不能以「提早性教育」一概而論。
青少年從媒體的情色新聞,學到了扭曲的兩性關係,性觀念變得愈加開放,以致有十四歲少女參加轟趴等案例,但年輕人的父母、祖父母輩不曾受過性教育,卻未聞「性伴侶過多」,可見問題不僅在於性教育。
我們不能把學生放在無菌狀態,要教孩子的是批判思考,批判媒體傳播給你的訊息,以多重性伴侶的「多P」新聞來說,因欠缺同儕角度,不知年輕人如何看待?且新聞出自一人之口,不能釐清是否青年次文化的普遍現象,媒體的報導「只有採訪,沒有調查」,致使片面覆蓋全面,傳播了不正確的觀念。
在現代社會,性教育要教給孩子的,應是面對情色資訊如何判斷的能力,性教育也不能再陷入教性行為、認識性器官的傳統窠臼,而應教孩子影響一生最深遠的「親密人際關係」正確價值觀。
教育當局已注意及此,但還沒有完全落實於性教育,至於社會各界、父母,尤其媒體,別以為自己是成年人,就有正確的性教育價值觀,放任沒有新聞價值的「性新聞」,更會殃及孩子,罪過莫此為甚。
張仁志(台北市/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