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立委選舉、總統大選雙雙大勝,但近日傳出黨籍立委醞釀要恢復「小型工程補助款」建議權,筆者期期以為不可。
因為,這不僅會讓民眾懷疑,國民黨過去的黑金政治是否死灰復燃,也違背馬英九在法務部長任內貫徹掃黑的初衷,更與「拚經濟」的選舉訴求矛盾。
過去國民黨執政時,與各縣市地方派系糾纏不清的關係網絡,最為社會詬病,「小型工程補助款」建議權就是這種政經利益共生結構的副產品,是立委慷納稅人之慨酬庸選區樁腳,更是另類的政治分贓與政策賄選,根本沒考慮工程或建設是否出於專業考量或選民需要,是否浪費公帑、有無必要性及效益、品質。
民進黨執政八年,表面上沒有小型工程款名目,實際上卻透過城鄉新風貌、排水工程、敦親睦鄰基金等包裝改頭換面,而且變本加厲,不但大量浪費公帑,出現無效率與重複投資,甚至為報銷預算、還政治人情而巧立名目發包的怪現象。
這種現況多不勝數,近年來各地出現的「蚊子館」,或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公共工程,不過只是冰山一角。
這不但與民代要為納稅人看緊荷包的職責背道而馳,也造成總體資源分配錯置、浪費,及國家財政債台高築,根本在扯拚經濟後腿。
期望新政府執政團隊不可任其復活,必須有政治風骨,該擋的政治勒索就要擋下來,不要辜負了七百多萬張選票。
史松青(台中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