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助航功能 百年高雄燈塔活化成高港新景點

王淑芬 |2022.09.07
968觀看次
字級
逾百年歷史的高雄旗後燈塔有歷史厚度及人文溫度,活化開放將提供民眾休憩及輕食服務。圖/交通部航港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1916年興建的高雄燈塔(旗後燈塔)還鄰近二級古蹟旗後砲台,悠久的歷史及特有的人文背景,尤其還可以居高俯瞰高雄港壯闊的景色,經過景觀及環境整理,再引入文創元素,讓具有歷史文化的建築也有人文溫度,明天起開放營運。

台澎金馬有36座燈塔,在台灣本島有19座,高雄燈塔悠久的歷史已被列為市定古蹟,且居高雄港咽喉的重要地位,是絕佳攬勝的景點,可惜過去民眾沒有太多親近的機會。交通部配合文資古蹟保存活化,專款整建及空間配置,導入文創及輕食,委外營運活化,讓民眾有親近燈塔的機會,而且還能在富有人文氣氛的空間享受輕食,盡享專屬於海港的浪漫。

最早的高雄燈塔興建於1883年,原是白色四角形紅磚造,1916年配合打狗港開港及擴建再改建為白色八角形混凝土造燈塔,二次世界大戰遭逢機槍掃射,幸無損燈塔發光運作。

圖/交通部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配合文資古蹟進行保存活化,編列約5000萬元進行庭園景觀、輕食空間配置,並增加夜間照明、感應式衛生系統及整體步道等,環境變得清幽,民眾坐在旗津的時光稜線上可以俯瞰高雄港大船入港的景象,暫時遠離塵囂圖得一方清靜,旗後燈塔是不錯的選擇。8日起,上午9時到下午9時開放民眾休憩攬勝。

圖/交通部航港局提供

航港局指出,活化古蹟開放民眾休閒無損於燈塔的功能,燈塔持續維持助航功能,是漁船、商船進出高雄港的重要指引,隨時都有管理人員駐守。

具有百年歷史的高雄燈塔有歷史厚度還有人文溫度,是全國36座燈塔首座活化開放的場域,結合周邊棧貳庫、駁二藝術特區、高雄港舊港區鹽埕、鼓山等歷史場域,將成為高雄港區休憩的新指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