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數位中介法與權力政治

 |2022.08.24
7878觀看次
字級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推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在引發各界反彈之後,行政院長蘇貞昌急踩煞車,NCC也立即承諾向公眾充分溝通,取得共識之前不強推。誰都知道NCC推動中介法的目的就是為了管制網路言論,否則也不會引來各界的一片撻伐之聲。

但是NCC並沒有因此終止推動的進程,公聽會仍在規畫之中。從NCC配合行政院推動該法,已然見到執政者的權力欲望和權力傲慢。

NCC推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是仿照歐盟七月通過的《數位服務法》和《數位市場法》。歐盟的立法前者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安全、更開放的數位空間,後者則是防止濫用市場支配以及不當推送廣告影響消費者權益,在建立一個健康的數位經濟市場。但是NCC完全漠視歐盟的立法精神,沒有考慮到市場公平和消費者權益,只想如何能有效管控言論。難怪在野黨批評這是「二十一世紀網路戒嚴法」。

其實,獨立機關NCC的公信力早已在主委陳耀祥的領導下,淪為民進黨的附隨組織,民進黨在二○一八年九合一選舉大敗之後,即將責任歸咎於中天電視台,當時即密商要關掉中天電視,總統府外洩的機密文件中,會議記錄著蘇貞昌要求NCC新任委員必須能配合以拔除中天為目標者,果然增聘的委員全都是政治色彩偏綠的委員,而審查中天換照案時居然七票委員全數通過不予換照。這樣的機關還能稱為獨立機關嗎。

中天電視台被撤照後,換上華視進入五十二頻道,結果頻頻出錯,連子虛烏有的戰爭、天災都以快訊播出,品質大受批評,NCC卻輕罰一百萬,對照中天的撤照裁罰,實在不符合比例原則。

而且NCC在去年又核准了鏡電視申請,說明了NCC任事完全失去公平客觀的原則,只俯首聽命於民進黨的利益和旨意。

中天電視被撤照之後轉入網路,仍有其影響力,NCC開始考慮如何管制網路言論,於是趁歐盟推動數位法立法之際,也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但是完全扭曲立法意旨,草案條文授予行政機關極大的權力,可以未經法院同意就警告或下架網路言論,當然引起網路界的撻伐。

不僅在野黨反對,網路媒體經營者開罵,三大數位產業協會也提出六點聲明,一致反對。說明NCC立法的偏頗草率且完全和現實脫節。

NCC何以膽敢違逆社會公益,推出如此箝制言論自由、違反民主法治的法案?說穿了就是依循行政院的命令、民進黨的旨意,NCC只是聽命辦事而已。

民進黨從街頭抗爭到走向執政之路的過程,就非常了解掌握媒體的重要,執政之後更是收買媒體,現在的電視和報紙有九成都是政治色彩偏綠的。

而民進黨培養的網軍更是縱橫於網路世界,引領風向所向無敵,在歷次的選舉中發揮驚人的影響力,四大公投案的全盤逆轉就是拜網軍帶風向所賜;讓執政黨食髓知味,必欲全盤掌控網路言論。

在戒嚴時期,當時還是黨外的民進黨先輩們透過街頭抗爭、黨外雜誌宣揚民主,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可是在民進黨執政這些年來不僅沒收民主,剝奪人民的言論自由,甚至比國民黨在戒嚴時期還嚴重。《數位中介服務法》的立法正標示民進黨違逆民主潮流,背離民意太遠。這樣的中介法不終止,台灣就談不上是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