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鏡的作品〈自畫像〉,由逐漸進化的照片組成。圖/北美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北市立美術館即日至十一月六日推出「旅途:新進典藏作品展」,為民眾精選九十件跨越百餘年的精采作品,包括台灣第一代西畫家啟蒙老師石川欽一郎遊歷各國水彩風景畫、電腦後製影像先驅李小鏡的〈自畫像〉、藝術家王信〈訪霧社〉系列攝影,以及中生代藝術家李明則的〈葫蘆問〉等。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展覽以二○一五至二○二二年新進典藏作品為主要範疇,選件三十八位不同世代藝術家的油畫、水墨、版畫、攝影、錄像、裝置、動力雕塑等近九十組/件作品,「把北美館最近幾年收藏很棒的作品,做一次完整呈現,為台灣的美術歷史發展做一個很好見證」。
展覽策畫林宣君以「旅途」為題,分為「旅者的凝望」、「別樣的時光」、「人間注目」、「回看日常」,邀請民眾想像自己是一名旅行者,隨著藝術家目光轉換視角、觸發想像。
亮點作品包括石川欽一郎〈天津佛國租界〉、〈英國泰晤士河〉、〈江上〉、〈朝鮮內金剛長安寺〉等水彩畫,這批作品在一九八六年「石川欽一郎師生特展」展出後,睽違三十六年再度公開展示。
藝術家王信曾於霧社擔任教師,赴日攻讀攝影後獲報導攝影啟發,於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間,兩次返台拍攝賽德克族部落;這一系列〈訪霧社〉作品,獲刊於日本攝影雜誌,於東京展出後聲名大噪,接續回台灣巡迴展出。
展覽也可見館方近年對裝置、錄像與計畫型作品的收藏;如徐瑞憲一九九九年的裝置作品〈童河〉,以瓷燒製成的六十四艘船,隨著機械運動的聲響節奏擺動,再現藝術家於河邊放玩紙船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