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迷宮」特展昨推出限定活動,邀民眾用環保廢棄物製作小物。圖/腦麻協會提供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腦麻族群,採探索腦神經迴路的方式,在松菸文創園區南向辦公廳舍一樓舉辦「大腦迷宮:你所未知的腦內風暴」特展,昨還特別發起「零廢創意手作」活動,由腦麻兒家長帶民眾用環保廢棄物做杯套、鑰匙圈和零錢包。
協會以有趣的方式讓人願意探索大腦冷知識,內容將大腦分為運動、感知、學習、情感四功能區,透過大腦迷宮、海馬迴廊、多巴胺生產線、小腦練習場、傷腦筋工作室與腦波弱賣場六展區,揭開腦神經迴路的謎底,進而了解腦麻族群從身體到心靈與他人的異同。
腦性麻痺的成因複雜,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協會指出,腦麻兒就像被困在大腦的迷宮中,因某些感官與運動功能的缺失而迷失方向。
協會理事長卓碧金說,「台灣腦性麻痺人數估計超過十四萬人,且逐年攀升,協會有感大眾對腦麻議題陌生,於是選在創辦三十周年之際,透過策展讓大眾走進他們的世界」,腦麻朋友的身體功能和一般人不同,但對情感的需求和所有人一樣,也需要自信、渴望被社會需要,為了這些需要,協會推動各項就業、就養計畫,讓腦麻朋友及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