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行誼】無聲世界有情天地

文/宋滌姬 |2022.08.09
1025觀看次
字級

文/宋滌姬

五代十國有位父親,天天牽著失聰的孩子去上學。鄰居見到這一大一小的身影,都不禁感嘆:「可憐天下父母心。」

這位用心良苦的父親,名叫柳舜卿。他看時局混亂,放下出仕的念頭在鄴縣隱居,因德行高遠,深受敬重,被尊稱為「柳長官」,影響力不下於地方的行政長官。而「柳長官」最掛心的,就是他聽障的小兒子柳承遠,然而即使請了很多醫生治療,卻都沒有效果。

柳承遠七歲時,柳舜卿前去拜訪當地名儒李先生,不但出了兩倍以上的束脩,並懇切地對李先生說:「我知道這孩子身體有缺陷,但還是懇請您耐心教導他。」這樣熱切的慈父心腸讓李先生無法拒絕,便收下了這個學生。

柳承遠上學後,就像顆頑石一樣不開竅,怎樣教都學不會。但柳舜卿沒有放棄,也沒有苛責兒子,只是每天一早喚醒柳承遠,牽著他的手去上學。有位鄰居看柳舜卿實在辛苦,對他說:「孩子要因材施教,你的兒子既然無法接受正常教育,又何必勉強呢?苦了孩子,也苦了你自己。況且你家境殷實,就算將來離開人世,他還有好幾位兄長接濟,難道生活會有困難嗎?」

柳舜卿回道:「我兒子耳朵有殘疾,難道心也有殘疾嗎?世人都有善性,怎麼可能無法接受教育呢?老天放棄我兒子,難道我也要放棄嗎?等我百年以後,怎知世事如何變遷,兄弟鬩牆的事歷史上還少嗎?就算兄長願意照顧他,等兄長辭世以後,難道要小輩施捨他嗎?」

「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不期望他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只希望他能學得一技之長。如果他能識字,並且寫得一手好字,就可替人抄書為業;如果他會算術,那麼當個帳房也可養活自己,不是比依靠他人要好嗎?如果他真的什麼都學不會,等我一口氣上不來時,再放棄他也不遲。」

鄰居說:「對不起,是我想差了。古人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才是為孩子長遠考慮的,請容許我收回剛才的話。」

柳舜卿天天風雨無阻地領著小兒子上學,滴水穿石,柳承遠內在的良質美材逐漸顯現出來。他寫得一手好字,還特別善於理財,做事公正、童叟無欺。於是兄長們將家族財務都交給他打理,他管理得井井有條且公正無私,得到家人一致的信任與尊重。原本是顆頑石的柳承遠,成了家族安定的基石。兄長沒有後顧之憂,得以外出大展身手,有的出任文職,有的擔當武官。

他的侄子柳開,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為柳承遠寫了墓誌銘〈宋故河東郡柳公墓誌銘〉,收在《河東集》中。該文記錄了柳舜卿的慈父心腸,並以「不備于身,志行善焉」為柳承遠蓋棺論定。

明朝解縉(一說汪廣洋)〈題虎顧眾彪圖〉:「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在外叱吒風雲的大人物,面對孩子卻會展現鐵漢柔情的一面。柳舜卿在外被尊為「柳長官」,在家仍用心教導失聰的孩子,讓柳承遠在無聲世界裡走出自己的天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