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逆境!李怡慧樂用開放的心當他人「知己」

李祖翔 |2022.07.26
1115觀看次
字級
李怡慧(左)天生樂觀,不執著於視覺障礙,還與朋友組團報名身障才藝大賽。圖/李怡慧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真正的樂觀,是不管遭遇幾次變故,依然保持正向。李怡慧擅長按摩,也是一位芳療師,她不因視力受損,過度執於悲傷,反倒自食其力、找到自己的一片天,不只為客人調理身心,還用誠摯的交談,讓人連夏天都能感到幾縷微風和一絲沁涼。

「如果想和人聊聊,隨時可以找我!」感受到別人的苦悶,即便生活再忙碌,李怡慧都承諾當個聆聽者,她的樂觀使人訝異,尤其是在聽完她的「故事」後。

有人天生看不見,有人驟然失明,李怡慧卻屬於慢慢失去視覺。不過直到明白自己是視障者,她說有著7到8年的懵懂期,表示小時候視力就不好,高中才發現看不到黑板是不正常的,她已經習慣功課不好和被嫌老是動作慢的事實了。

忙著追趕課業,她沒有太多時間思考或擔心視力變差的可怕,反正遲鈍、成績吊車尾,臉皮厚一點都可以熬過去,不過出社會工作就有很大的挫折與問題。

李怡慧雖然視力受限,卻樂觀的活出自己的美好人生,將按摩結合芳療,為人們調理身心。圖/李怡慧提供

「專科畢業後我做過貿易和行政,開會要打報告與報表,其他人10分鐘就能完成的事,我一整天都做不好。」那時李怡慧為了認清老闆的字跡,用了放大鏡還買擴視機,效率依然很慢,報表數字也不對,每天加班到12點不敢拿加班費。

談戀愛也因為男友家人反對,讓她下班回家就一直哭,躲在沒人的地方哭。

工作、感情都不順,她選擇看看別人怎麼面對,到社會局詢問「盲人可以做什麼工作?」得到按摩的答覆,欣喜若狂,彷彿抓到了泳溺中的浮木,可是當時社會認為按摩與情色劃等號,男友背負巨大壓力,不得不分手。

而李怡慧進入新莊盲人重建院學習辨認人體穴道,20幾年前教材不足,一個全盲師還得教20多個同學,全校僅有一具骨骼模型(小白老師),即使老師手把手地教她按穴位,也常一知半解,只能盡量按自己、感受是否痠軟,再不斷上師資班精進、學肌肉跟骨骼解剖,及透過實務累積經驗。

因緣際會學了芳香療法,卻煩惱如何在按摩時與客人合理互動,最後決定只接女客,而為了提升業績再考美容證照、做臉部按摩來擴大市場。她曾害怕觸摸別人身體,但在老師訓斥和不斷練習後,體會到「一直做一直做就會習慣的」。疫情期間,她和先生經營預約制按摩,雖然生意差了些,但能自食其力依然很雀躍。

李怡慧用學習來釋放生活壓力,圖為她與搭檔組團參加比賽,很難想像她的視覺受限。圖/李怡慧提供

特別的是,她用學習來釋放生活的壓力,學了各式各樣的本領,包括考取南華大學自然療癒碩士班、英國IFA芳療證照,成為按摩講師,但也發現紓壓需要採清淡、健康飲食搭配精油,及練習無欲度日、放掉執著,身心才會平衡。

當自己變好,她輾轉幫助客人,從緩解肌肉傷痛、損傷、拉傷,到經痛、水腫、腸胃改善或護膚,獲得許多老闆的肯定,也樂於和她談心;同時有了美滿的家庭。

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挫折與打擊,遇到問題,李怡慧先想「自己能做什麼」,能靠自己她就不倚賴他人;疫情期間,預約客人少了,她仍保持樂觀,自豪常用精油抗菌、多運動而充滿保護力,日前還和朋友組團,參加身障才藝大賽。

她的樂觀與正向,讓社會充滿希望,猶如冬季暖爐、夏夜涼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