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誠(左)與小夥伴一起在家中構思牆繪草稿。圖/新華社
劉志誠在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做牆繪創作。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長山、字強
在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有一位「九五後」公益牆繪師頗受村民歡迎。他叫劉志誠,網名「劉小備」。日前,他在多個村子裡畫了二十多幅不同主題的牆繪,給村莊增添了斑斕色彩,其創作牆繪的短視頻作品也在網路平台熱傳,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村裡來了個牆繪師
藍天白雲下,三川鎮翠湖村,萬畝荷塘綠意盎然,一排排灰瓦白牆的民居錯落有致。微風拂過白色衣襟,劉志誠正坐在鐵架高台上,揮舞手中的畫筆,為一幅名為「荷塘戲魚」的牆繪做最後的收尾。路過的村民好奇張望,放學的孩子在一邊圍觀。
「咔嚓!」完成這幅「荷塘戲魚」的牆繪創作後,劉志誠同往常一樣,跟房主拍了一張合影。老人、小孩與身後的畫、近處的樹、遠處的青山綠水交織在一起,定格下一幅美好而有愛的畫面,也讓網友紛紛刷起了「太美了」、「綠水青山」、「山水如畫」等彈幕。
去年開始,劉志誠回到老家,為村裡的牆面做公益繪畫改造,經常一畫就是十幾個小時。一幅幅畫作栩栩如生,讓原本單調的村子多了絢爛的顏色和藝術的氣息。
「劉小備,你什麼時候再來給我家畫畫?」今年九十多歲的王如蓮老人,有一面牆是劉志誠畫的「大魚海棠」,老人特別喜歡,希望他還能來家裡多畫幾幅。
現在,愈來愈多村民願意讓劉志誠在自家牆上作畫,他跟村民的關係也更加親近。「許多人拿著自己喜歡的圖問我能不能畫,有的時候,畫還沒畫幾筆,我就先被熱心村民送來的水果零食『投餵』飽了。」劉志誠笑著說。
很難想像,現在這麼受歡迎的他,曾經不被一些村民接受和理解,甚至有人將他的畫粉刷掉,投訴他影響村容村貌。
這讓劉志誠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說,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畫的畫被刷掉,一開始很難過、很委屈,但轉過頭來一想,「借別人家的牆,做自己熱愛的事,當然要被大家接受並喜愛,才能真正發揮價值」。
與村民的共同創作
如今,對劉志誠來說,畫畫是與村民共同創作的過程。「畫之前,我都會跟村民商量畫什麼、怎麼畫,畫畫過程中也會不斷交流。」劉志誠說,村民也有自己的審美,有時會對作品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議,還能激發他的靈感。
不僅如此,這些牆繪也讓村裡的孩子看見更大的世界。「劉小備叔叔,你什麼時候來教我畫畫呀?」今年六一兒童節,劉志誠來到麗江市程海鎮興義村美蓮幼兒園,把孫悟空、哪吒等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形象畫上牆,孩子們也拿起畫筆,跟他一起完成這幅作品。「我希望通過畫畫,給村裡的孩子種下一顆關於藝術和夢想的種子。」劉志誠說。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