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1
亞洲大學前教授、英國電機博士陳永進,6年前為了一圓騎腳踏車遊絲路之夢,以及要照顧年事已高的父親,毅然辭去教職,除了免費帶遊客出遊,還花了近5個月繞騎霧峰20個里,規畫「霧峰最美18公里」輕旅行路線,成了最佳的景點代言人。陳永進表示:
「要有一個『能自得其樂』的興趣,也就是,不必期待別人的掌聲,也能一個人自得其樂。」
2
香港留學生梁凱熙4年前來義守大學讀書前,就列了圓夢清單,其中一項包括用100天徒步環島,透過用雙腳丈量台灣、近距離欣賞在地之美;這趟夢想旅程,在6月底展開,終點將走回義守大學。梁凱熙說:
「人生只有一次,想做就去做,別讓自己後悔!」
3
居住於英國的阿德延朱(Kunle Adeyanju)從小在奈及利亞長大,他為了幫家鄉募款、宣導小兒麻痺症的嚴重性,4月從倫敦出發,完成41天騎機車穿越13個國家地區,長達1萬3000公里路程的壯舉。阿德延朱表示:
「如果你也想要來這麼一趟,就放手去做吧!這段旅程會測試你的極限、啟發你,讓你發現真正的自己。」
4
沈建昌憑著對料理的熱情,從在夜市擺攤起家,2017年回到家鄉雲林創業,以他最拿手的台菜料理,擄獲饕客的芳心,還時常到偏鄉為弱勢團體做義廚;廚師資歷逾20年的他,今年更獲得中華美食交流協會亞太10大名廚的殊榮。沈建昌分享:
「不要怕吃苦,下定決心磨練功夫,未來一定能夠走出自己的路。」
5
加拿大蒙特婁的純素藝術家尚塔爾.普林.迪羅謝(Chantal Poulin-Durocher),是一名動物權利倡導者,30多年來,她畫出動物們的安詳、從容、快樂等面貌,希望用動物們的美麗與感性,幫助人們重新認識牠們。迪羅謝說:
「我用所有的愛、耐心、技巧及同理心,畫出牠們所有的美,希望可以幫助牠們減輕一點痛苦。」
6
1972年經典越戰照片〈燒夷彈女孩〉(Napalm Girl)主角潘金福(Phan Thị Kim Phuc),1990年移居加拿大後,成立「金福國際基金會」,為受戰火波及的民眾提供援助,今年7月她還陪同236名烏克蘭難民,搭機飛往加拿大安置。潘金福表示:
「我覺得50年前,我是戰爭受害者;但50年後,我是一位朋友、幫助者、母親、祖母,以及呼籲和平的倖存者。」
7
今年從中國大陸武漢工商學院新聞系畢業的佘婭,和多數畢業生不同,她選擇投入公益事業,到貴陽誠善助老慈善公益服務中心從事文宣工作,還會主動擔任義工,為長輩提供各種志願服務。佘婭說:
「人生的價值並不局限於薪酬,投身公益事業是快樂的。」
8
專輯《DEPART》是蔡健雅於疫情動盪時局所創作,身兼製作人的她包下譜曲、編曲、木吉他彈奏;在今年金曲獎,除了拿下最佳華語專輯大獎、最佳年度專輯、最佳演唱錄音專輯獎,更第4度榮登歌后寶座。蔡健雅說:
「希望自己可以保持對音樂的熱情,對世界有好奇,希望我的音樂是你們的朋友,也是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