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熱淚地欣賞他、擁抱他、讚美他。每個孩子的生命都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賞識來到人間,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
周弘,一位只有初中學歷的普通工人,居然把聾啞女兒婷婷教育成神童,使她成為中國大陸第一位聾人少年大學生,並留學美國攻讀心理諮商碩士學位,又獲選為二○○一年「中國十大時代女性」。
奇蹟出現後,他推廣這套方法,結果改變了眾多孩子的命運。這套神奇的方法到底是什麼?答案就是「賞識教育」。在啟發女兒的過程中,周弘首先找出一條發揮女兒視覺優勢的路,讓她及早學習書面語言,藉此帶動口頭語言系統;到六歲時,婷婷已認識兩千多字,並能自由閱讀,獲得快樂和自信。
為了強化女兒自覺是天才的感覺,特地把女兒「喜歡讀書」的行為,與「天才兒童行為表」作聯繫。「你看,天才兒童行為表第一條:看書時廢寢忘食。妳第一條就符合,妳說妳不是天才,誰是天才?」女兒一聽,眼睛馬上為之一亮,更加堅信自己是天才。
周弘總是想盡辦法讓女兒嘗到成功的甜頭,例如婷婷七歲剛接觸數學應用題時,十題只做對一題,周弘沒有責罵,反而鼓勵她:「真不可思議,這麼小就做這麼難的題目,第一次居然就做對了一題。」婷婷很高興,問:「爸爸,你小時候會不會做?」周弘回說:「我肯定不會!」從此婷婷信心大增,僅用三年時間,就學完了小學六年的數學課程。
又如婷婷剛寫作文時,周弘特別標出她作文中的好句子,然後在晚餐時,邀請女兒朗讀好句子給全家聽,並在過程中不斷給予熱烈鼓掌。從此,婷婷愛極了寫作,連作夢都夢到好句子。
例如婷婷三年級時學珠算,打算盤的速度是全班最慢的,周弘一面安慰孩子:「那是因為妳小時候沒上幼兒園,沒有像別的孩子一樣受過訓練……爸爸像妳這麼大時,比妳還慢。」一面鼓勵孩子:「爸爸相信妳打算盤絕對會快的,我們來做個實驗……」當女兒每加十位,就為她歡呼:「對了,又對了!」「不得了,第一次就全對。」使得婷婷興趣越來越高,不願停手「爸爸,我還要打,我還要打!」於是每天快樂地學習,動作越來越快。
周弘認為:「每個孩子的無形生命都離不開賞識。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他說:「持之以恆地相信孩子行,是我教育女兒的心得。」親愛的父母們,你覺得周弘說的有沒有道理呢?
親子教養百寶盒
.設計鼓勵孩子的一句話
.尋找並欣賞孩子的優點
.使用「優點轟炸表」
.請小孩當爸媽的「小老師」
.使用「捧七挑三法」
(本文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教育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