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現代人常有腰背疼痛症狀,一名五十八歲患者,因長期下背及右下肢麻痛、無力,無法行走,曾被診斷為骨刺壓迫神經,但接受腰椎固定手術後,反而加重病情,須以輪椅代步。後經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檢查,發現疼痛是因右下肢缺血所造成,以中樞神經刺激手術治療後,患者疼痛消失,亦可自行走路、作家事了。
神經外科主任劉榮東說,這名女性患者,就診時右下肢冰冷,到夜間症狀更為明顯,甚至臀部至大腿出現有如刀割般疼痛、無法入眠,並有憂鬱症傾向。最後運用中樞神經刺激手術,將電極片置入脊髓部位,直接抑制疼痛訊號輸入,並增加血流量,進而改善下肢循環不良症狀,避免日後截肢的悲劇。
醫師指出,腰背疼痛幾乎是人人都有的經驗,多因姿勢不良造成,稍做休息即可緩解。若未改善,則需考慮是否為腰椎病變,或骨刺所導致的坐骨神經痛。
但醫師亦表示,並非所有坐骨神經痛,都是骨刺壓迫所造成,因血管狹窄造成下肢循環不良,也會有類似疼痛發生。其特徵是無法長距離行走(甚至少於五十公尺),一行走下肢即出現刀割般疼痛,需以輪椅代步,造成日常生活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