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浴療法是將中草藥經過煎煮以後,將身體透過全身浴、手足浴或坐浴等方法(水溫以攝氏四十至四十五度為佳,飯前飯後三十分鐘內不宜沐浴),來預防或治療疾病的產生。藥浴療法應用在外科,如皮膚過敏及被蚊蟲叮咬,亦可以用於不願口服藥物者,避免口服藥物後,經過肝腎代謝而產生副作用。
藥浴透過皮膚及穴位的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而調整各臟器(肝、心、脾、肺、腎)的功能及促進免疫系統,亦具有美容美膚功效,進一步達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一、胃脘痛(胃痛)症狀緩解方(腹痛、經痛等);
(一)配方:香附五錢、生薑五錢、小茴香一兩、陳皮二兩、木香三兩、肉桂二兩。
(二)用法:將上列配方搗碎後加清水二千西西,煮沸七分鐘後,將液體倒入腳盆中,患者將兩足浸在腳盆內(以不燙傷為原則),待身體有微出汗時立即將腳足擦乾,避免吹風。一天可以多次浸泡(每次浸泡,水溫以攝氏四十至四十五度為佳,每次十分鐘,以不燙傷為準)。
二、便秘症狀緩解方;
(一)配方:大黃一兩、芒硝五錢、杜仲二兩、山藥一兩。
(二)用法:將配方搗碎後加清水二千西西,煮沸十分鐘,其後步驟則同上述胃脘痛症狀緩解方。
(本文作者為台北護理學院中西醫結合護研所副教授 劉本富。諮詢網站:oriwealth@yahoo.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