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解脫悟道 星雲大師 |2022.07.09 語音朗讀 412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新華社 文/星雲大師義雲禪師,號退谷,宋朝人。義雲聰穎過人,性情清高不群,不願隨同流俗浮沉。未出家前,義雲曾在烏石山,遇見一位老婦人,已近百歲高齡,精通術數,人們都爭相向老婦拜謁,請求指點迷津,當時老婦一見到義雲,就相當歡喜,對他說:「你是一個有福之人,日後當有不平凡的際遇。我即將離開此地,這裡有件舊衣相贈,聊表心意。」與老婦道別後,義雲愈想愈奇怪,同時感覺老婦所贈之舊衣,重得異乎尋常,一摸之下,衣中竟然藏有珍珠及碎金,於是慨然嘆道:「我堂堂大丈夫,何必為一老婦所收買!」於是將毛衣棄於江中,逕自前往北方參學。圖/unsplash後來,義雲問道於山堂淳禪師,淳禪師說道:「你資質聰明,卻屈居於山野,如此是不能有所長進的。你不妨說說你所學的佛法,讓我來為你印證。」於是,義雲便以千餘言,洋洋灑灑地闡述了禪定之學。淳禪師聽完義雲所言,反問道:「你所說的道理,似乎頗為正確。但我有個問題:『假如現在有一個人,身後有百千隻虎狼追趕,此刻,同時又有一人拉住他,欲請教禪定功夫。如果選擇回答問題,可是身後又有虎狼進逼,將有傷身失命之虞;若不回答,則禪定的功夫又何在?』如果是你的話,該怎麼辦?」義雲一聽,茫然無言以對,只見淳禪師大笑後拂袖而去。義雲這才頓然醒悟,過往所學有多麼淺薄與不切實際,於是向淳禪師請求落髮出家,並發心作務修福自惕。釋初參曰:參禪問道,若只是名相上的釋義,不過是學舌的鸚鵡,於悟道無有所益。能在生活中體驗證悟,方能自利利他。修道人莫流於「說道」,而不「行道」,否則「證道」難矣!圖/新華社 前一篇文章 【叢林風光】佛光山編修藏經的因緣──續佛慧命 傳承法燈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自他兩利的金鑰匙 熱門新聞 01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2【詩】追光者2025.09.0803【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4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5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6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7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8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09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10紐約道場禪修課程 佛光人調整身心息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