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佛光山編修藏經的因緣──續佛慧命 傳承法燈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2022.07.09
3316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鎮寺之寶《乾隆版大藏經》。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典藏的《鐵眼版大藏經》。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綜合圖書館。圖/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提供

佛光山叢林學院共有五座圖書館,收錄佛教大藏經、佛學、世間應用學、日文、英文等各類圖書;其中女眾學部研究館典藏有逾三十部藏經,包含清代唯一官刻漢文大藏經《龍藏》,以及高麗國高宗時代動員全國學者輯成的《高麗大藏經》等。

而星雲大師指導監修、力求「給人懂」的《佛光大藏經》也佇列其中,提供了學生一個透過文字般若,悠遊佛法大海的助緣。

佛光山經典弘傳的起點

星雲大師童年於棲霞寺出家,曾對藏經樓裡的經書感到好奇,但大師形容那對當時的他而言,猶如「天書般的遙遠」;後來渡海來到台灣,在中壢圓光寺看見被供奉在櫥櫃的藏經,大師認為要讓這些藏經活用,「要讓佛陀所說的法,走向社會、走向民間,甚至走向世界。」於是在一九五八年開始找適合大眾念誦的經文,重新標點、分段、分行,有些還做科判表解,編印成讓人易懂的「每月一經」,後來更迎請藏經、編印藏經。

一九七七年成立「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採歷代各版藏經,重新整理、校勘考訂,甚至邀請許多專家學者協助,早期叢林學院的老師會帶著學生參與編輯,期能讓《佛光大藏經》作為佛法弘傳的文化寶藏。此外,大師也請回各種版本的藏經收藏於佛光山,禆益佛子們在開卷中,深入佛法大海。

編修人人能懂的藏經

大師在《佛光大藏經》的編修緣起裡寫道:「吾人本懷,乃期編纂一部現代人人能讀,讀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之佛教聖典,唯其如此,方能助長佛法之延續與流傳也。」《佛光大藏經》的內容,是將大藏經原有的「三藏十二部」分為十六大類,至今已完成阿含、禪、淨土、般若、法華、本緣、唯識、圖像、聲聞藏等九部藏經。

大師曾說,佛光山最令人嚮往的地方是編藏處,參與編藏的法師們,從歷代藏經中擇善本並加以分段標點,嚴加校訂、校勘、編排,同時因應佛教現代化,更將大藏經電子化,方便現代人攜帶閱讀。

承擔使命法燈永續

佛光山珍藏的藏經中,有一套《鐵眼版大藏經》,這是一九七五年十月,一位日本華僧贈送予大師。這部藏經當時存放在日本黃檗山萬福寺,當時僅印製兩部,其中一部給佛光山,以傳統木刻印製及線裝方式呈現,更顯其歷史價值。

叢林學院女眾學部研究館的後方更有一整櫃《木拓版龍藏》,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贈予大師,每一函有十冊,第一冊頁首都繪有佛菩薩的圖像,以及佛弟子說法變相圖、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八日御製龍牌一面。

大師為使佛法流傳、續佛慧命,請藏閱藏,重新編印《佛光大藏經》,即是希望所有青年佛子在翻閱這些藏經時,不僅止於閱讀文字,更要從字句中感受到歷代高僧大德為佛教的那分發心,並期許自己能肩負使命,承繼正法、法燈永續。

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 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