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四要

星雲大師 |2006.01.23
1119觀看次
字級

一個人內在的道德、氣質,外在的形象、處世,經常左右他一生的發展與人際關係。假如過於自我設限、自我封閉,為人容易失敗,沒有未來;相反的,你為人健全明朗、思想開闊、廣結善緣,必定「去處盡通」。為人處世的要素有哪些呢?以下四點提供參考:

第一、耳聽他人意見:傾聽是維護人際關係的一門藝術。歷史上,關羽由於過於自信,不聽他人意見而大意失荊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勸勉劉禪「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就是希望他能親近賢臣,聽取正確意見。而近代有「日本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說,他的成功要訣在於「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可見傾聽的重要。學習傾聽,不僅是一種耐心、讓步和寬容,也可從中吸取經驗、增長智慧。

第二、眼光廣闊遠大:一個人所以進步不大,大半在於眼光短小,只看到近處,看不到遠處;只看到淺處,看不到深處。假如只是汲汲眼前的利益得失,只顧小我而忘記大眾,如此心量,縱然有成就,也是極為有限。孔子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當眼光廣闊遠大,胸懷大志,眼前的短視小利,又如何撼動我們的雄心壯志呢?

第三、身體勤勞力行:《長阿含經》云:「若不計寒暑,朝夕勤為務;事業無不成,至終無憂患。」《大智度論》也說:「如農夫勤修,所收必豐實;亦如涉遠路,勤行必能達。」此皆說明身體力行的重要。為人力行勤勞,不論讀書、做事會有成就,人品、道德也必定能受人敬重。

第四、心意靈巧通達:一個靈巧通達的人,做事上懂得顧全大局,委屈求全,處事上能夠明白事理,知道進退,在與人相處上,懂得為人設想,尊重他人。這樣的人,怎麼不會獲得人緣,受人重用呢?因此,學習心意靈巧通達,實在是為人處世的重要關鍵。

一個人能接受他人意見,具有遠大眼光,能夠勤勞耐苦,懂得靈巧通達,他的心靈會有一番體悟,生命也必定有不斷的活水源頭。為人之要有以上這四點。

第一、耳聽他人意見,
第二、眼光廣闊遠大,
第三、身體勤勞力行,
第四、心意靈巧通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