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曇花‧月下三美〉‧2021 彩墨‧43.5X33cm
圖/李賢文
文/李賢文
五苓有曇花一株,來自相熟多年的友人。此株曇花,入地根深,蔭在一棵樹下,樹影婆娑。或許對應了曇花的性情,下地後,抽枝展葉,成一大叢。可惜光照不足,幾年間,葉肥枝粗,花開卻少!
去年七月初,小暑,意外發現曇花結苞於葉緣邊的腋側,而非葉端!這奇妙的出苞所在,讓我不禁聯想,佛陀亦出生於佛母腋下,殊為奇特。
日日看,天天探,花苞一天比一天飽滿。七月十六日,半夜三點,終於等到了幾朵綻放的曇花。重瓣雪白,高潔清雅,奇香遠溢,無可言喻!
曇花前,月光下,站立黑夜之中,內心感到無比的幸福與感動。
曇花給我的功課,是等待!
等待花開,等待夜深,等待人靜。來時悄然,開時婉麗,謝時奄然,來去短短數小時,美麗無人見。
一夜燦爛後,次日清晨,朵朵曇花,低斂垂首。剪取殘花,剔除花心,入清水,少少冰糖,煮成甜湯;或添菇類菜葉與雞蛋,製成鹹羹。湯頭清潤,黏滑絲柔,其性清涼,健胃益脾,又名「月下美人湯」。
靜觀曇花,
開時燦爛以芳華;
謝時回報以鮮腴,
真乃花之至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