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行善 利民 安家邦

 |2022.07.07
7294觀看次
字級

新冠疫情起伏,亞、歐、美很多國家地區已調整邊境政策,朝開放與便利商旅移動方向努力。台灣輿論從五月起就提問何時能恢復兩岸多航點運行?赴陸台商台胞往返兩岸經營事業、探親、工作與求學,何時才能重獲便利機制?

兩岸直航最盛期台灣開放十航站對飛大陸六十一個航點,每周往返八百九十趟次航班。台商往來兩岸,旅陸台胞、台青就業就學探親,選搭直航班機,不必繞港澳中轉;落地後多僅需一次轉乘就到目的地,非常方便。

新冠疫情爆發後台灣對大陸實施嚴格邊境管制,直飛航班只開放北京首都機場、廈門高崎機場、上海浦東機場、成都雙流機場四航點。廣東珠三角台商、台胞多,廣州白雲、深圳寶安兩大機場的直航班機卻都停飛,只能繞道香港、廈門返台。

蘇北、山東有很多經營傳統產業的台商,年節回台團圓,必須先飛北京或上海再飛桃園。大陸各地防疫封控鬆緊度難測,曾有蘇北台商返台探親後直飛廈門,突遇疫情居隔,出關後飛上海又要隔離,待回到工廠所在地,已耗時一月,身心俱疲。

廣東台商再三呼籲重啟廣州、深圳客運航班,方便台胞出行;江蘇昆山台商也希望重開台灣至南京貨運航班。因台資電子廠零組件進出貨量龐大,兩岸能多航點運輸,可節省成本增強時效。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一名副研究員,日前在大陸官媒呼籲盡早恢復兩岸客貨運航點,依台胞台企需求務實安排,不要高懸政治意識而阻礙常態交流。

針對這些呼籲,兩岸官方迄未務實回答。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說,是民進黨當局片面暫停兩岸航點,現在要恢復運行大陸方面沒有障礙,應由民進黨回應民眾需求,從善如流。台灣陸委會副主委說,兩岸航線大陸對入境航班已採取更嚴格防疫措施;疫後逐步恢復兩岸正常交流是政府政策,陸委會與相關單位會評估規畫,屆時再請陸方配合。

兩岸防疫各有因地制宜辦法,大陸對入境台胞要求出示四十八小時兩次核酸陰性報告,各地衛健委執行力度寬嚴不一,確實難以預籌,這些是旅陸台胞必須承擔的義務。廈門台商會幹部即判斷,大陸堅持動態清零,有段時間台灣飛廈門航班,平均每架次驗出五例陽性,陸方難免猶豫。當下談放寬航點,必會與台灣防控疫情效度連動;因此建議從防疫得宜的金門入手,先恢復兩岸小三通航線。

其實兩岸航點安排與各自防疫辦法並不衝突,旅陸台胞多為探親、商務、工作、學業而穿梭飛行;航點多給旅客方便,航班量則可視需要調整。大陸雖嚴格執行防疫居隔,但商旅、物流是穩就業、顧經濟所必須,應會與開放觀光旅遊團出入區別處理,台灣陸委會、海基會只要有心,必能談出結果。

至於金馬與福建口岸恢復小三通航線,更是地方民眾與商務客的期待。日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張建金廈大橋,增加小三通效率,遭陸委會斥責無知荒謬、指鹿為馬、有巨大國安風險;如此把便利商旅交通上綱為國安政治,正是旅陸台胞最擔心的爭點。政府為人民出行便利想方設法是行善政,分所應為,推行有利民生的善政,贏得民心,家邦才會安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