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莊聰吉
二十多年前開始,我嘗試做這種運動,很簡單,不複雜,就是「拿起」與「放下」,如此而已。初始,如小偷般地總是將帽緣壓得很低,深怕別人認出我,漸漸地我將目光轉移,面對自己,心情隨之釋然,最後從頭到尾,抬頭挺胸,迎面而來的人,常帶著笑臉熱情打招呼,成就感油然而生。這種運動不需教練,也沒固定招式,只要有心,不論老少,人人隨時可上手,一段時間後,保證身心健康。
所謂「德不孤,必有鄰」,最先陪我的是位李老師,個頭不高,稍嫌瘦弱,閒聊之下,始知他罹癌多年,曾參加讀書會,試圖尋找人生的意義。還記得他提及西方哲人的一句話:「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翻成中文類似「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做中學一年後,安然過世。
第二位是英文老師,剛好我對外文頗有興趣,所以我倆一邊運動一邊以英文聊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生大小事無所不談,他長我不少,從中我學到不少前輩經驗累積的哲理。
第三位是個高中生,父親早逝,母親離家,從小由姑姑帶大。有天來看病,見診間放置愛心米,想捐出口袋打工賺來的兩百元,幫助弱勢,這善念讓我動容,之後我教他英文與網球,閒暇之餘就伴我運動,其間半工半讀完成大學,現正攻讀碩士。
第四位是林先生,公路局退休,因教他打網球而認識,他具藝術天分,還特地把我運動的模樣照像放大,並繪成油畫送我,可惜不久得了肝癌,化療期間,身心俱疲,還撐著陪我,令人敬佩。
現今是位余先生,吃素多年,前年其妻因淋巴癌治療多年,末期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看他終日眉頭深鎖,我以醫師立場建議他適時放手,生死才會兩安,因此而成為朋友。
其實這種運動就是清晨右手拿長夾,左手拿桶子,放下身段當個清道夫,安步綠意盎然、蟲鳴鳥叫的公園,隨手將各角落的垃圾清理回收。過程中,將身體放鬆,心靈放空;寧靜裡,自己跟自己對話,從「拿起」與「放下」的動作體悟人生。如遇傾倒的樹木,即時扶正;如遇動物的屍體,就地在樹下挖個坑,將其樹葬,此種利己利他的運動,對我而言是種修行,我愈做愈歡喜,也感謝有緣相識一路相陪志同道合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