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
我從冰箱拿出一把空心菜,用手指一節節掐斷莖葉,放入洗菜籃中清洗,煮滾一鍋水,加進油、鹽,川燙後拌上香油及蒜末、醬油,然後專心享受一盤空心菜脆與嫩的雙重口感。
這傳統的揀菜法,是跟阿嬤和媽媽學的,她們坐在桌前一邊摘菜一邊話家常;燙空心菜是媽媽給爸爸稀飯醬菜中式早餐的一抹翠綠維他命C,是爸爸獨享的。
一個悶熱的假日清晨,爸爸吃完早餐在客廳看報,我沒什麼食欲,央求媽媽也燙一盤空心菜給我。媽媽教我摘菜,然後專心洗菜、川燙,記憶中沒有手足在場,這是一盤我專屬的空心菜,吃得我齒頰留香,幸福感滿溢。我問媽媽要不要吃,她說:「你愛吃,就多吃一點。」然後媽媽忙東忙西,好像沒有空去吃它。
國一遇到一個好導師,我總在周記盡情發抒內心的感觸。有一回我寫著:「冬寒的夜,爸爸在加班,我們幾個蘿蔔頭吃完晚飯,正埋頭寫功課,媽媽辛苦的在手壓泵浦旁洗衣服,餐桌上只剩一點剩菜,半鍋的空心菜湯。媽媽洗完衣服,坐在餐桌前,白飯拌著空心菜湯,吃得很香甜,吃完又急忙到庭院去晾衣服,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空心菜湯的記憶,清苦的環境,生活的重擔都透著冷色調。多年後自己當了母親,才知道什麼叫心甘情願。在寒冬夜裡喝空心菜湯的媽媽,永遠那麼恬靜知足。
至今我仍嗜吃空心菜,蒜炒、腐乳……不是因為它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胡蘿蔔素,而是因為它吃起來很香,滿滿的、溫暖的,屬於媽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