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賴麗榕(任林教育基金會《幸福觀點》主編)
朋友傳來義大利兒童合唱團純真可愛的聲音,一張張天真的小臉歡欣地唱著歌。
孩童是真實的、陽光是真實的、春日和風與仲夏的一場雷陣雨都是真實的。大自然的真,是上天的禮物;兒童的真,是人間最無可取代的美善。那令人融化的笑容、天使般的歌聲,讓人立即感染了真摯快樂的氛圍,更相信:只要心中有愛,就可以有夢想,就可以做很多事,大部分的困難也會溶解在愛的能量中。
最近再次在線上課程聽到關於身心的「容納之窗」(The Window of Tolerance),這是指當情緒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時,人可以正常發揮覺察、忍耐、反思……等能力,而過大的壓力或狀況,衝破了你的「容納之窗」,就會產生失調、失序。我不禁聯想:「做真實的自己」是否也有真實自我的「容納之窗」?這「容納之窗」是否可以改變(想把窗口變大?哈!)?當「北風淒淒,恫恫不寐,眾念徘徊」時,自己是否也會徘徊於「窗口」而內心交戰,不知所措?
「愛自己」並非等同於自私,「做真實的自己」也不是為所欲為。然而有些人對於「做真實的自己」定義模糊,所以覺得做真實的自己很難。難處在於:在團體裡,需要遵守團體默契與秩序;在工作場域有辦公室法則、SOP……即使在家裡,也有共同的章法、要討好的親人……然則,這些會不會妨礙做真實的自己?都在自己的心念之間。
曾在書上看到這麼一句話:「當你忠於自我時,就會『累得好愉快』。」在多年的職涯裡,也體驗過大大小小的企業與單位,基於自己的習性與認知,一直是堅守著真實的自己。可能有時候會因此而離職(也表示這是不適合自己待的地方),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可以安然地做好工作,與人相處也大都沒問題。或有人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時候的確是這樣,但只要把持自己的初心,守住心中的那把尺,還是可以忠於自我,做真實的自己,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做真實的自己」的界線在哪裡?只要心中有真、善、美,外界的規則只是表象的束縛。例如,對於工作的擔當職責,不因他人的批評,甚至為了討好而改變初衷(努力工作不是為了討得讚賞啊!),更不會為了私人利益衝突而退縮、打折,認真做好自己該做的,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只需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順勢而為,這就是在「真」的前提下,守住善與美,呈現真實的自我。
「真實的自己」不必外求,因為自己早就擁有了!只是常被不同的面具與不適當的外衣所掩蓋,只要學習覺察,就能還原真實。面對日日真實不虛照耀大地的陽光,生活上有顆單純的心,工作與精神上,可以不斷地接受挑戰與創新學習,保持忠於自我(時時覺察),這就是人生的真善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