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逾60歲學生嬤 開設閱讀、寫作、算術課程 印度奶奶學校 守護婦女受教權

編譯/韋士塔 |2022.06.11
2242觀看次
字級
圖二: 奶奶學校,為印度高齡婦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圖/網路
圖三: 疫情封鎖結束後,奶奶學校的學生迫不及待重返校園。圖/網路
圖一: 奶奶學校的學生是60歲以上的女性。 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印度2009年頒布法令,賦予弱勢家庭的14歲以下兒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印度總理莫迪也把女童教育視為重大施政方針,在2015年發起了「拯救女孩,教育女孩」(Beti bachao,beti padhao)行動。然而,這些措施的成效有限。

印度政府在2019~2021年的全國調查顯示,15~49歲女性的識字率僅71.5%,同齡男性的識字率則為87.4%。專家指出,印度政府雖透過成人教育計畫解決成人文盲問題,但農村老年人,尤其是婦女,卻無法受惠於此類計畫。

孟買社會活動家卡雷(Anita Khare)表示:「貧困婦女的受教育機會被剝奪,影響她們應有的平等地位。」

一些平權活動人士正設法扭轉這種現象,創立於2015年的「奶奶學校」(Aajibaichi Shala)就是其中之一。這所學校位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偏遠村落彭加內(Phangane),提供60歲以上女性學習閱讀、寫作、算術以及其他技能的機會。

由於許多人須在農場、建築工地工作,奶奶學校的上課時間訂在下午。學生們在此地使用學校的石板、粉筆及書籍,學習童謠、數學、馬拉地語字母與繪畫。校方也會分配家庭作業、考試,並教授園藝以提升她們對當地生物多樣性的認識。

奶奶學校的創立,對彭加內村落也產生其他正面的影響。對婦女的教育有助於提高村民對個人衛生、環境衛生的認識。

在這所學校任教的班加爾(Yogendra Bangar)表示:「學校的主要目標是教育那些失去機會的老年婦女,我們想為他們帶來一些快樂,並讓每個人都識字。」

班加爾指出,奶奶學校從創立到授課的過程面臨各項挑戰,例如學校設施、校服、文具及書籍都需籌措資金;年長女性的學習節奏緩慢,身體通常較為虛弱,也考驗老師們的耐心。她表示:「我們的學生常有聽力問題,或者視力、膝蓋有毛病,但她們努力克服這些障礙來上學,現在她們擁有基本的識字能力,這令人振奮。」

班加爾表示,創立這所學校的起因是她發現,在宗教社區活動,老年婦女無法閱讀經文,「她們希望背誦聖典,卻不識字。一些長老建議,為這些婦女們提供一些基礎教育」。

新冠疫情期間,印度實施嚴格封鎖措施,奶奶學校也被迫關閉,為了幫助奶奶們延續學業,班加爾與其他老師會定期前往奶奶們的住家,為她們複習功課;今年4月學校重新開放時,村民們出錢出力協助學校重新運轉。

奶奶學校的學生都非常珍惜這個難逢的機會,學校的輟學率是零;高齡94歲的巴伊(Hansa Bai)自豪地說,即使她視力不佳,還有關節炎,但不曾缺課。她說:「我很窮,但教育是我真正的財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