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企業購買塑膠足跡額度 加速汙染治理 效法碳權 泰推塑膠信用交易

編譯/韋士塔 |2022.06.11
2529觀看次
字級
海岸清潔義工統計各品牌製造的塑膠垃圾數量。圖/美聯社
一些機構開始購買在自然環境收集的塑膠廢棄物,換取塑膠信用。圖/美聯社
塑膠信用是遏制塑膠廢棄物的手段之一。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為了減少碳排放,緩解氣候變遷,世界各國在1997年簽訂《京都議定書》,制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其中一項做法是把碳排放量轉化為商品,需排放較多二氧化碳的國家及企業,可購買排放的權利以增加排放量,這也被稱為「碳權」(carbon credit)或「碳信用額度」。

塑膠汙染則是另一個棘手的環保與健康問題,塑膠廢棄物持續在環境中累積,遍及世界各地的陸地、水域及海洋,對野生動物及人類都造成影響。近年來,一些人士倡議把碳權的概念應用在塑膠汙染上,設定「塑膠信用」(plastic credits)額度,供企業購買以抵銷塑膠足跡。

泰國拉廊(Ranong)正面臨嚴重塑膠垃圾危機,2019年起,當地民眾一直設法阻止陸地上的塑膠垃圾流入大海。在「泰國第二生命」(Second Life Thailand)的社會企業支持下,當地每年可收集120噸塑膠廢棄物並回收加工製成新產品。這些塑膠廢棄物將可換算為塑膠信用額度,出售給有意抵銷塑膠足跡的企業。

支持者表示,一些產業或公司目前尚未找到替代材料,必須繼續使用塑膠,但購買塑膠信用額度能抵銷部分塑膠汙染。此外,如同碳權交易,通過塑膠信用額度交易市場,將能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收集及回收塑膠廢棄物,加速汙染治理行動。一些國家正在制定生產者延伸責任計畫,要求包裝生產商為產品的下游處理支付費用,例如塑膠垃圾的收集、分類及回收。

除了泰國,全球各地目前有數十個出售塑膠信用額度的計畫,也吸引許多跨國企業參與。但專家指出,這個新市場的管理機制仍然不夠完善。尤努斯環境中心(Yunus Environment Hub)的巴里克(Ina Ballik)表示:「塑膠信用可能成為一種全新的、不受監管的金融工具,目前它還不成熟、不穩定。」

隨著各業意識到這個市場需妥善管理,2019年業界與相關非政府組織發起「3R倡議」(3R Initiative,減量、回收、再利用),旨在制訂規範塑膠信用額度使用及交易的標準,並在2021年推出「塑料廢棄物減量標準」(Plastic Waste Reduction Standard),由制定碳排放交易標準的Verra負責管理。

Verra的永續發展創新與市場總監文森(Sinclair Vincent)表示,該組織與獨立審計機構合作,審核塑膠信用額度計畫,確保其符合減量標準。

一些保育人士警告,塑膠信用機制有助推動對回收系統的投資,但也同樣面臨碳權的爭議。一些企業透過減碳、碳中和等術語「漂綠」,未來也可能利用「減塑」、「塑膠中和」等字眼提升環保公益形象。

為避免誤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呼籲企業在購買塑膠信用額度時應保持透明,並減少直接營運產生的塑膠足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