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逢書香世界

 |2022.06.10
7458觀看次
字級

睽違兩年多的台北國際書展,在疫情風雨飄搖的時刻,毅然展開。從六月二日到七日,六天時間,雖然風險很大,但台灣終究是「書香之島」,二十五萬人次的參觀人潮,青年學生在端午節連假的大量參與,讓這一次的書展有了很不一樣的意義。

首先,讓我們看到台灣閱讀的熱情不變。雖然疫情下很多書店都因難以經營,或為了避疫而關了門,但民間的閱讀熱情仍在。特別是防疫隔離使生命變得孤獨無依,人特別怕孤單,閱讀的喜悅也無由分享。如今在疫情準備逐步解封的時刻,以國際書展,為人文心靈展開一扇窗,讓閱讀者可以來此分享,真是非常的及時。

尤其許多讀書界老朋友,平時怕染疫,都小心提防,不敢見面。但這一次總算下定決心,賭了疫情風險,也得來看看書,買買書。不料,竟忽然在會場見到一些老朋友,那種「久別重逢」的喜悅,那種「我們都別來無恙」的歡樂,真是難以形容。那不只是書展,而是一種疫情後,「重逢書香園」的慶生。

其次,是寫作者也需要回饋。這一次許多大師級的作者都來到會場。雖然因為隔離的關係,國際書展不能像往常邀請國外作家來訪,與讀者面對面談心。但台灣重要的作家都來了。疫情兩年來,大家都在「孤獨園」悶著頭寫書,最近都出了新書,於是來會場辦新書發表會、簽書會。白先勇、林懷民等,香港旅居台灣的八十七歲詩人崑南也來參加,朗讀自己的詩。

讀者需要作者,不只是簽名訪談,親自聆聽,還是一種交流交心。作者更需要讀者,他們何嘗不是在與讀者的互動中,感受到持續寫作的動力與熱情。

再則出版界也很需要書展。幾年沒有書展,出版界彷彿少了一種節奏。以往台北國際書展都是在農曆春節前後,大家領了紅包來買書,各家出版社拚命端出多年庫藏的絕版書、冷門書、簽名書,更有最新出版的熱銷書,大家共同營造一種出版盛世的榮景。等到疫情後,兩年來只有獨立出版聯盟等小型出版社曾辦過小型書展,出版界終究缺少了一種盛會的節慶感。

這種節慶感更包括了展場的布置、裝設、講座、簽書會、主題展(如今年是法國)等。人們終究是需要熱熱鬧鬧的慶典與儀式。此次在國際書展裡,人們已提早開啟了疫後書香再生的慶典。

當然,最重要的是台灣自由開放的出版特色,讓台北仍是華人世界對話與反省的所在。雖然政治的對立、網路的擾嚷、言論的雅俗,隨時共存,但至少在讀書的世界裡,我們仍能感受到台北的寬容與美好。

疫情帶來了苦難與隔離,帶來了死亡與孤單,卻也讓我們更珍惜生命的可貴,更珍愛人與人的相聚,心與心的交會。台北國際書展期間,心靈打開了封閉與恐懼,人們交融在書香裡,思想重新在知識的海洋悠遊,那真是很美好的感覺。但願疫情慢慢過去,我們都安然度過,我們都別來無恙,重逢在人文與書香的世界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