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點滴 】 日洲丸事件 爭議始末

文/許峰源 |2022.06.08
891觀看次
字級

文/許峰源

一九四七年,國共戰爭爆發,政府為抵制共軍急速擴張勢力,宣布關閉部分海域。隨著戰爭情勢愈來愈緊張,不斷擴大海域關閉的範圍。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政府對外宣布關閉中國沿海港灣,一旦發現外國船隻逼近海域,立刻派遣海軍、空軍進行攔阻。至於採用「關閉政策」(port-closure- policy)替代國際法上使用的封鎖(blockade)一詞,旨在規避國際爭議,並達到阻絕各國趁機援助共軍的目的。

一九五○年六月,韓戰爆發,亞洲情勢劇變。美國緊急增兵南韓,同時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緩和台海緊張情勢,避免亞洲陷入全面熱戰的危機。

九月,在美國號召下,聯合國軍隊登陸南韓,越過三十八度線擊退北韓軍隊。兩個月後,中共改變中立態度,譴責美國出兵南韓,決定派兵援助北韓,共同對抗聯合國軍隊。十二月,美國對中共參與韓戰痛心疾首,並實施經濟制裁,嚴禁飛機、船舶載運物資進出中國沿海港灣。一九五一年二月一日,在美國主導下,聯合國通過決議案,明令禁止會員國運送物資援助中共。

當美國與聯合國對中共相繼施行軍事禁運,政府順此頒布《管制資匪航運運行辦法》、《管制外籍船舶資匪航運臨時辦法》,規定凡是外國船隻將擅自闖入關閉海域,則先規勸不得駛入,已經駛入海域的船隻則給予警告,要求儘快離開;若有船隻不聽勸告,海軍將立刻派遣艦艇前往攔阻,可視情況登船檢查、扣押船隻。在此之後,國軍扣留許多在中國沿海活動的外籍船隻,也引起諸多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與台灣保持密切經貿合作,隸屬日本籍貨輪日洲丸也遭到台灣海軍扣留。一九五四年九月,日洲丸從中國秦皇島載運煤塊八千二百零五噸,依計畫前往巴基斯坦,途經台灣北端,遭遇颱風襲擊,緊急申請至基隆港躲避風浪。基隆港務局秉持國際人道立場給予協助,卻發現船隻載運秦皇島出口煤礦,船上有中共宣傳書刊與五星旗等違禁品,立刻依相關規定扣押船隻。

日本要求台灣盡快釋放船隻,歸還船貨,政府卻以該輪船運載中共所屬貨物引發爭議,必須調查之後再視情節辦理;至於煤塊在尚未確定所有權之前,暫時扣押保管,同時對外公告招領,六個月內無人聲請認領,該批煤塊則充公辦理。

此後,巴基斯坦出示購買煤塊的買賣契約,欲證實煤塊為其所有,不得擅自扣留。政府內部機關經過多次討論後,決定歸還日洲丸,弭平日本輿論反應。煤塊部分,在當時反共抗俄的基本國策下,裁定沒收,準備交由台灣省煤炭委員會配售。

一九五五年,政府考量以維繫聯合國代表權為前提,決定將煤塊轉贈巴基斯坦以尋求其支持,並開列三項條件:第一,煤塊由巴基斯坦自行赴基隆裝運,台灣不負擔任何運輸費用。第二,巴基斯坦在聯合國繼續給予我國支持。第三,巴基斯坦切勿宣揚此案,避免其他外輪扣留案陷入紛爭。對此,巴基斯坦聲明無法派船隻至基隆載運煤礦,希望政府以等值的英鎊購買,卻遭我方婉拒。

後來,巴基斯坦轉請政府協助出售,縱使虧損也在所不惜。至一九五六年,這批煤塊總售價美金六萬三千三百七十八‧一五元,款項交付巴基斯坦後,日洲丸事件到此落幕。

日洲丸是少數政府施行「關閉政策」後,被扣留的日籍貨輪,尤其船隻載運的煤塊是從秦皇島輸往巴基斯坦,牽涉的層面甚為廣泛。在對日交涉期間,政府必須權衡日方立場,穩定台日經貿關係,縱使日本秉持的國際政治立場與中共相左,卻極力拓展雙方民間貿易。至於船上煤塊因牽動國共戰爭、國防安全與外交關係而顯得錯綜複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