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帝視信息科技董事長 高欽泉 創業要事先做好長期準備 文/記者宓盈婷、林凱 |2022.06.05 語音朗讀 26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新華社經過大膽創新和反覆試驗後,團隊自主研發的「巧手」智能竹條分選機器人成功面世。圖/新華社高欽泉不斷思考,科技創新如何能讓產業升級。圖/新華社經過大膽創新和反覆試驗後,團隊自主研發的「巧手」智能竹條分選機器人成功面世。圖/新華社 文/記者宓盈婷、林凱 出生於一九八六年的高欽泉從小就是讓其他家庭稱羨不已的孩子:各種獎項拿到手軟,研究生保送廈門大學,遠赴英國攻讀博士學位……從英國學成歸來的高欽泉,一心想要將自己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研究付諸實踐,於是走上了「技術創業」之路。二○一六年,他與合作夥伴一起創辦福建帝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攻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前沿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公司從起初四人的小團隊發展到如今一百多人的規模。視頻平台注目焦點擔任福建帝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高欽泉說,在博士快畢業的階段,大陸應該說整個創新創業的環境是愈來愈好,特別是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各種各樣的創業扶持的政策,人才引進的政策也是非常優厚的。「回來的話是希望把我們學的這個技術能夠帶回到家鄉進行產業化,一方面的話就是能夠為家鄉做點貢獻,另外一方面能夠把我們所學的技術實實在在地去賦能家鄉的一些產業。」高欽泉說:「其實大陸整個社交媒體的方式的變化,就從原來的單純我們每天可能以發短信文字為主,到現在大家手上離不開視頻平台,視頻的社交應該說是接下來幾年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我們就想說如何把這個技術能夠在這個視頻的社交市場裡面進一步降低它的帶︵頻寬︶成本,另外,能夠讓用戶體驗到更高清的視覺體驗,所以,回國後將原來學的技術往這一塊慢慢深入研究。」需要長期奮鬥過程近年來,高欽泉不斷思考,科技創新如何讓產業升級。經過大膽創新和反覆試驗後,由其團隊自主研發的「巧手」智能竹條分選機器人成功面世,為大陸竹製品加工業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提供良好的解決方案。高欽泉說,機器人一台設備最多能夠代替四個人工,一天能夠(分)揀幾萬根的竹條,而且它準確率非常高,達到百分之九十九點多,人一般一天的視覺疲勞下來,它可能只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多,對於這個產業是一個革命性的變革。「創新創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課題,一旦進入到這條賽道,就是要做好長期的準備。所以堅持不懈地努力,瞄準一個方向去持續地去把產品做好,把這個技術壁壘做起來,為後續的成功達到一個比較好的鋪墊,你要把一個企業從一個小的企業做到一家比較偉大的企業,這裡面就是需要一個長期奮鬥的過程。」高欽泉說。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雲賬戶技術(天津)公司董事長 楊暉 以雲端書寫富裕畫卷 下一篇文章 浙江嘉宏董事長 章加洪 環境如何困難 也要學會堅持 熱門新聞 01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2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3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04【快樂塗鴉簿】夢幻鳥2025.11.1205【練瑜伽品生活】橋式 簡單動作不簡單2025.11.120695歲巴菲特發告別信:將歸於沉寂2025.11.1207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818年首訪陸 西班牙國王今晤習近平2025.11.12093國寶畫故宮南院合體 僅限42天 2025.11.1210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天文學家】劉博洋 用熱愛鏈接大眾與星空【天文學家】鄧李才 找到世界級天文台址【西蘭卡普傳承人】唐洪祥 織錦裡的土家風情【苗繡傳承人】龍祿穎 針功夫 繡出錦繡天地【湘繡傳承人】江再紅 新創意 弘揚工匠精神【易水硯傳承人】鄒天然 硯雕藝術讓石頭成倍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