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針線縫出祝褔和溫度 周月容手製香包數十載 羅智華 |2022.06.01 語音朗讀 382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立體造型的金虎香包十分獨特。圖/周月容提供透過一針一線用心縫製的香包,裡頭不僅蘊藏著創作者的祝福心意,更有機器取代不了的溫度。圖/周月容提供周月容希望能藉一己之力讓更多人認識傳承已久的香包文化。圖/周月容提供 【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你戴過香包嗎?隨著端午佳節到來,具有祈福避煞效果的特色香包,也成了端午節的應景文化之一,像是年逾古稀的周月容,不僅手作香包數十載,為了不讓流傳千百年的香包文化因時代變遷而逐漸凋零,她長年來不僅熱心前往校園教導學生手作各式香包,更發揮創意巧思,設計具有平安如意祈福意涵的「葫蘆香包」、象徵瓜瓞綿綿意涵的「金瓜香包」等。早年台灣不少家庭會手做香包,將具有香氣又能驅蟲的素材放進香包中,掛在孩童身上,藉此庇佑孩童平安成長,還因此衍生「端午做個香囊戴,不怕病來害」的民間俗諺;而歷史悠久的古都台南更發展出獨特的「虎仔香包」習俗,新嫁娘會在端午節當天,準備「虎仔香包」分送給鄰家小孩,藉此求得人緣、並具有興旺夫家的好兆頭,這也成為當地特有的端午節古早習俗。而說到自己與手做香包的淵源,周月容談到,一九七六年,她從嘉義布袋嫁來彰化鹿港,某天因緣際會下在鹿港舉行的民俗活動上,看到有人展示一個個精巧可愛的手作香包,愛不釋手之餘,開始激發她想學習手工香包想法,藉由自學等方式一步一腳印掌握到刺繡香包訣竅。她笑著說,早期因布料取得不是那麼容易,她一開始大多使用縫製衣服剩下的布料來製作,但因為自己對刺繡工藝的要求水準高加上繡工精細,因此縫製的香包受到許多人青睞,甚至會請她訂製。為讓香包製作外型更為多樣,她進一步鑽研立體香包縫製技術,並會依照民眾需求量身縫製五子登科香包、太子鞋、媽祖鞋等用來傳達對神尊敬意的各式香包。像是今年適逢十二生肖中的虎年,不少人會訂製可立起來的小老虎造型香包,為讓每個香包都能獨一無二,周月容還會在製作前繪製圖稿,為每隻小老虎香包描繪上不同表情與神韻,再以俐落手藝裁製緞布,放入棉花與香料等填充物,讓手工做出來的香包都能各異其趣。周月容手做香包的好手藝不只在鹿港當地打響名號,手工製作的堅持更令她受到公部門肯定,之前還受文化局之邀舉辦「絲絲入扣—鹿港織繡創作聯展」,與知名織繡工藝師,共同展出多款香包作品,藉此展現香包文化如何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工藝創作歷程。周月容談到,隨著時代發展,如今已愈來愈少見到慢工出細活的手製香包,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速成的機器化香包,但在她看來,透過一針一線用心縫製的香包,裡頭不僅蘊藏著創作者的祝福心意,更有機器取代不了的溫度,她希望能藉己力讓更多人認識傳承已久的香包文化。 前一篇文章 彰化走讀藝術節7月登場 探訪鹿港小鎮百年風華 下一篇文章 《鹽分地帶文學》新改版 領讀者感受豐富人文風土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3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04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5【詩】再現綠川2025.11.0706【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8【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9佛光山深耕紐西蘭 毛利族傳統禮致謝2025.11.0710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5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QS亞洲大學排名 佛光大學首登榜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永續佛學教育佛光人清淤不停歇 用愛與熱食送暖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台中綠美圖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