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節牌坊 「舊」觀念要「新」表揚

潘欣倫(雲縣北港/職業婦女) |2008.03.28
844觀看次
字級

立坊陳腐父權思想 隱含男性沙文主義 須以現代觀詮釋守貞 表揚得視個案情況 做不同處理

媒體報導,雲林縣的李林箱老太太二十八歲喪夫,「守貞」六十年,獨力扶養四名子女,日前逝世。孫子李釗安寫信給縣長,希望同為女性的蘇治芬,仿效古代縣太爺立貞節牌坊表彰的作法,頒牌匾或獎狀表揚阿嬤名節。

報導說,蘇治芬看到信十分感動、重視,立即指示民政局研議辦理,前天專程前往頒贈「修婦道以佐清風,苦而不伐;勤家事而伴明月,備極辛勤」表揚狀。

所謂貞節牌坊,是古代表揚終生守寡「節婦」的牌樓,立牌坊有嚴格規矩,要三十歲前喪夫、守寡二十五年以上、至少守寡到五十歲。

李林箱老太太的確「符合標準」,尤其報導寫到「家屬備感欣慰,一再答謝,氣氛溫馨」,令人感覺複雜,不敢逕言觀念落伍。

去年修正優生保健法時,立委曾提案增列「守貞條文」,要求中學生上「婚前守貞課程」,遭各方質疑,反對者強調,除非社會對守貞已有不同詮釋,且形成共識,否則強調守貞,會引發性別不平等爭議,也違反性別平等法精神,因而不了了之。

守貞觀念是陳腐的父權思想,隱含男性沙文主義,是雙重標準的貞操觀,單方面要求女性遵守,在二十一世紀,很難想像守貞觀念還存在,甚至要求縣長表揚。

守貞的定義之一是不改嫁,因此「節婦」應抱璞守貞、矢志不嫁、守節盡孝

;從現代觀點來看,李林箱老太太不改嫁,便是單親媽媽,以一己之力扶養四個子女,的確艱辛。

蘇治芬身為民選的縣長,自然不便拒絕家屬要求,因而表揚狀不提守貞二字,僅強調「苦而不伐」、「勤家事」等一般品德,確是兩全其美方式。

古代中國婦女在貞節牌坊的「鎮壓」下,難以尋覓第二春,如今許多違法、犯錯的青少年來自單親家庭,不改嫁的觀念是否值得「表揚」,恐怕得視個案情況,做不同的處理。

此新聞應屬罕例,但媒體報導而不深入分析,恐不免誤導,可惜了蘇縣長的苦心。

潘欣倫(雲縣北港/職業婦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