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游智光
與韓國曹溪宗直轄教區本山曹溪寺僧信四眾會面
時間:2010年7月16日
地點:佛光山傳燈樓梯形會議室
現在你們從韓國來,想要看佛光山,所有的寺廟、出家人都差不多,信徒也差不多,那麼我們雙方說要各取所長,「長」在哪裡?
現在我來跟你們講話,說佛光山的短處,恐怕不好;說佛光山的長處,太自我宣傳也不好,因此現在不講韓國,也不講台灣,我講中國大陸給你們聽。
基本上中國大陸經過文化大革命,已經沒有佛教。現在的寺院是屬於國家所有,屬於政府文物局、園林局所有,不是寺院所有。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屬於教會所有。在大陸的宗教法規裡,寺廟屬於社會所有,社會是什麼?就是政府、國家。所以現在大陸寺院的住持、佛教的重要人等,都是政府在控制。
蔣經國先生的兒子蔣孝嚴,昨天在報紙上發表一段談話,他說中國的寺廟等歷史景點,都是老祖先留下來的,自然創造的景觀,都是中華兒女共同享有的,應該屬於全中國人所有,怎麼可以賣門票賣得這麼貴呢?
嚴守戒律 制度明確
不過我們也不去要求政府,還是要求佛教界,要求我們自己,不管是韓國也好,台灣也好,中國大陸也好,都應該要從自己做起。現在我對於中國大陸的佛教,有三點意見:
第一、要「以戒為師」。戒律,是讓佛教存在的條件。我們住持、副住持及各位法師身披袈裟,就表示戒很重要。現在大韓民國和台灣的出家人,也有一定的服裝,有一個出家人的樣子。我們若要弘揚佛法,「戒」是我們的老師,是我們生存的條件。
第二、要建立制度。我想各位到台灣來,也希望看看寺院有什麼制度、好的辦法可以參考、改進。中國大陸很需要健全的寺院制度,就是賣門票,也要跟教會、寺院大眾、弘法事業等配合,建立制度。佛光山自建設以來,成為一個僧團,也是依靠制度。
大家住在佛光山,我不能保護大家,但制度能保護大家。比方說,佛光山的宗旨是「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大家就依著宗旨、目標去做;又如佛光人的理念是「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信徒」,每個人在團體裡懂得集體創作,以佛為尊,就能奉行這個理念。
佛光山遵守佛教的「六和敬」,建立六和僧團。佛光山所有的大眾,個人不積蓄錢財,但是每個人的食衣住行、醫療、旅行等福利,都是由常住負責。
提升程度 為眾服務
所以佛光山對每個徒眾而言,可以說「佛光山都是你的,但也統統不是你的,是大眾的」。意思是不管你的地位多高,都要接受調動;要擔任住持,也必須通過選舉。不論任何職事,只要任期一到就要下台;到一定年齡就要退休,因為前面的人退休了,後面的人才能慢慢起來。常住會按照每個人的年資、功勞、學業、道業等成績,提升他的地位,讓大家共同認可。
所以佛光山每個出家人,都覺得我們好大、好多,但即使再大、再多,都不是個人的,包括我們自己,也是「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在這裡,我們沒想到自己,只想到大眾、團體,因此許多的制度、辦法,都必須要公平、公正、公開。我想中國大陸的佛教,寺廟要先有制度,才有規矩。
第三、出家人要受教育。出家人要做別人的老師,但要拿什麼來做人家的老師?不管出家人也好,在家居士也好,要有佛法才有資格做老師。所以我們現在要提升出家人的教育水準,如過去儒家有通儒,佛教也要有阿羅漢、尊者、菩薩出來,佛教才有辦法,佛、法、僧三寶才會久住。(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