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法國巴黎唯一由台灣人經營的法式麵包店「Petite Île」4月開業,經營者王之亞和莊柏宣為了宣傳台灣特色,在法式傳統麵包加入芒果、荔枝、龍眼等果乾,一開始居民並不看好,但他們逐漸打響名號,愈來愈多顧客上門。莊柏宣說:
「面對挑戰,解決方式只有一個,與其和環境對撞,調整心態才能克服問題。」
日本知名演員松重豐是許多電影、戲劇中的熟面孔,2021年58歲的他想嘗試除了表演,自己還能不能做其他的事,所以出版短篇小說集《空洞的內在》、開設Youtube頻道等,避免讓思想隨著年齡增長而僵化。松重豐表示:
「人生後半場,值得享受與發現的事情還多得不得了,但只有自己可以讓自己踏出全新的一步!」
雲林縣西螺鎮一名農家子弟阿仁,12年前因車禍成為植物人,母親為照顧他,辛勤務農維持家計,直到現在仍為生活疲於奔命;阿仁媽媽說,生活中的艱苦不算什麼,但作為一名「母親」她身負重任:
「無論孩子變成什麼模樣,永遠都是心肝寶貝,只要孩子需要,無論何時,都是無條件守護。」
美國一名單腳馬拉松選手漢特.布若爾斯瑪(Jacky Hunt-Broersma),除了靠跑步跑出新人生,她也不斷挑戰極限,在102天跑完102場42.2公里的全程馬拉松,希望鼓舞大眾離開舒適圈。布若爾斯瑪分享:
「跑步改變了我的一生,我漸漸愛上了不斷將自己體能推向極限的過程。」
出身佛光山普門中學,現於WCBA中國大陸女子籃球聯賽的魏于淳,為回饋母校普中,在休季期間,特地送鞋給學妹,並勉勵他們珍惜在球場奔跑的時刻,少些負能量、多些正能量,不辜負自己每天的付出。魏于淳表示:
「籃球路上一直得到很多人的幫助,造就現在的我。」
今年29歲的黃珮淇就讀護專時,不幸因一場車禍造成脊髓損傷,下半身永久性癱瘓,受傷5年後,她決定到岡山髓喜家園做生活重建訓練,更進修成為生活服務員,陪伴脊髓損傷者走出家門。黃珮淇表示:
「不要給自己設限,當願意給自己機會時,大家都會來幫你。」
被譽為台灣樹王的「賴桑」賴倍元,1985年投入3千萬元買下大雪山上的林地,沒想到迎接他的卻是滿山的廢棄物;他靠著篳路藍縷的意志,用一把鋤頭將荒山化為綠林,為這片土地矗立起近40萬棵的森林大軍。賴倍元說:
「一生中總要嘗試當一回傻子!」
中國大陸壁畫修復師李曉洋,10多年前在爺爺李雲鶴的指導下,開啟壁畫文物修復的旅程,如今傳承爺爺躬身踐行精神的他,還發明重層壁畫整體揭取技術,重現被「藏起來」的壁畫。李曉洋說:
「歷盡滄桑的文物,經由我的手再次煥發生機,這是我特別驕傲的事。苦一點沒關係,壁畫修復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