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思維 |2025.11.20
66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1

知名溝通與簡報專家張忘形,以理解力為核心,致力化解各種溝通障礙。他的職涯起於導遊工作,一次偶然接觸到行為評估工具DiSC系統,驚覺人的溝通風格就像語言,關鍵在於用對方懂的方式說話。2015年自創「忘形流簡報」,用最貼近人的方式,帶領大家找到屬於自己的語彙。張忘形說:

「你給的未必是對方需要的;理解,才是最好的禮物。」

2

潘玫燕於2016年接任台大醫院綜合內科病房護理長,肩負全國專責病房的重任。在新冠疫情爆發時,她面對病房滿載、同事確診,依然堅守崗位、有條不紊地指揮團隊運作,確保病房每位護理師都能協同支援,展現出卓越的帶領能力,也讓每位護理師在挑戰中成長。潘玫燕相信:

「用心關懷每一位夥伴,他們的成長就是你的成就。」

3

白俄羅斯職業網球選手阿里娜.薩巴倫卡(Aryna Sabalenka),以強勢進攻風格聞名網壇。早期比賽屢遭失利,但她從不氣餒,持續調整技術、加強體能,並學會在壓力下保持冷靜,終在2023 年登上國際女子網球協會(WTA)世界排名第1名,成為國際球壇的頂尖球后。薩巴倫卡認為:

「天賦固然重要,但勇氣、專注與持續努力,才是突破極限、實現目標的關鍵。」

4

奧斯卡影帝馬修.麥康納(Matthew McConaughey)起初以愛情喜劇電影獲得關注,雖受矚目卻無法彰顯實力。為了突破形象,他選擇挑戰多層次、複雜角色,2013年在電影《達拉斯買家俱樂部》(Dallas Buyers Club),飾演罹患重病角色,展現深厚演技,也憑此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麥康納證明:

「堅持夢想、努力磨練,平凡也能成就非凡。」

5

國標舞老師楊美雲自幼因病導致聽力受損,但憑藉天賦節奏感踏入國標舞領域,且在逆境中磨練出堅韌性格;因聽力惡化,她於40歲提前告別舞台返鄉。回到屏東後,面對家鄉保安林遭財團開發與環境破壞,她毅然挺身而出,展開長達十年的守林抗爭,成為恆春半島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行動者之一。楊美雲說:

「知足而共存,與萬物同在,才叫真正的永續。」

6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從工程師起家,憑著「解決問題」的使命感,一步步打造出世界級科技品牌。早年,他在資訊產業最混沌的年代投入研發,沒有資源、沒有模式可參考,只能不斷嘗試,把一次次失敗變成下次成功的基石;如今,他延續這份精神,帶領團隊將開源模型在地化,讓人工智慧變得更容易使用。施崇棠堅信:

「技術不是目的,創造價值才是科技存在的意義。」

7

陳業芳來自印尼,2005年以看護移工身分來到台灣工作,在照護之餘,她善用零碎時間自學中文與寫作,記錄在異鄉的生活、情緒與困境。她的作品誠實、細膩,不僅書寫移工在社會中求生的現實,也記錄她們對夢想的渴望。去年勇奪「移民工文學獎」首獎,成為移工書寫領域中最亮眼的聲音之一。陳業芳表示:

「語言可以不熟,但夢想一定要清楚。」

8

百和興業-KY董事長鄭國烟,是台灣織帶產業走向世界的重要推手。早年面對產業外移、成本競爭與全球化帶來的壓力,他選擇迎難而上,帶隊踏入國際市場,一步步從陌生環境中摸索生存方式。憑著務實韌性與對品質的堅持,帶領百和從傳統織帶工廠,擴展為全球運動品牌的重要供應商。鄭國烟認為:

「企業能走多遠,決定於你願意為品質多堅持一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