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陸機有駿犬,名黃耳,甚愛之。羈寓京師,久無家問,笑語犬曰:汝能齎書取消息否?
犬搖尾作聲。機乃為書,以竹筒盛之,而繫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為常。──《晉書‧陸機傳》朱幼蘭書
這則護生漫畫,取材自《晉書‧陸機傳》。陸機,字士衡,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文學家,曾為成都王司馬穎表為平原內史,世稱「陸平原」。與其弟陸雲合稱「二陸」。後死於「八王之亂」,被夷三族。曾歷任平原內史、祭酒、著作郎等職,被譽為「太康之英」(西晉武帝年號「太康」)。流傳下來的詩,共有一百零四首,大多為樂府詩和擬古詩。
其文音律諧美,講求對偶,典故很多,開創了駢文的先河。而在文學理論方面,陸機的著作《文賦》,提出了「詩緣情」之說,開啟中國文學「詩言志」一派的說法。陸機擅長草書,是章草的代表人物,著名作品〈平復帖〉。
由上述陸機的介紹中,可見陸機是一位文武雙全的才子,他是蘇州人,因身為京官常駐京師,常會想念故鄉的家人。
他養了一隻既大又駿的狗,取名黃耳。他對黃耳疼愛有加,視同家人般看待。有一陣子,家中久無音訊,陸機甚為懸念。有一天,他看著眼前的黃耳,又想起家人,於是笑著問黃耳說:「你能替我傳送家書回故鄉嗎?你能將回信帶來京師給我嗎?」沒想到黃耳竟像聽懂了似的,直搖著尾巴,還興奮的吠叫著,彷彿答應了,而且回答說:「我可以,我會做到。」陸機很高興,立即寫了一封家書,裝在一個竹筒裡,將竹筒綁在黃耳脖子上,鼓勵牠出發。
黃耳出了家門,一路往南走,竟然走回到家鄉蘇州,將家書交給家人,還取了家人的回信,返回京城洛陽陸機府中。
黃耳完成送家書的任務,讓陸機喜出望外,對黃耳更是另眼看待,也更加疼惜牠。從那時起,黃耳便擔當起陸機的私人快遞員,經常為他傳遞家書。
黃耳,真是隻好狗,能有一隻這樣的狗,實在太幸運,也太幸福了。不知黃耳來往洛陽和蘇州途中,是怎麼過日子的?
牠的機智讓牠得以避過許多危機,還能填飽肚子,才能執行任務。如此大的考驗,在當時人都不易做到,牠卻做到了,真是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