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快樂的來源

星雲大師 |2008.03.21
6539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到世間上來,莫不是為了追求快樂,莫不希望能遠離痛苦。但是快樂如何擁有呢?

一、快樂來自家居和諧:一個家庭裡,每個分子都應該為家庭的和諧貢獻,不能自私、執著、計較,造成家庭的紛爭,使家居不快樂。如果有人每天只想外出散心、郊遊,把家庭視如牢獄、冰窖,甚至本來是親人骨肉,卻當成仇人相聚,這樣的家庭生活如何會快樂呢?可見家人的快樂,來自家庭和諧;家庭和諧,要靠每個家庭分子來共同創造!

二、快樂來自天然環境:居家在山邊,可以在山居小路散步,居家在水邊,可以在河川堤岸休閒。家居邊上有公園、有市場,散步、購物當然都能稱心如意;假如居家在人煙稠密的大樓,出門舉步艱難,或是住在偏僻陋巷,進出都感不便,當然就會心浮氣躁。古代孟母所以要三遷,現代的富貴人士所以要找風水寶地,就是因為環境會影響人的心情,環境對於吾人的快樂與否,至關重要。

三、快樂來自人際關係:一個人處身在今日社會,總會有許多朋友。平時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和各種人士互動往來,假如自己會做人,經常幫助、讚美別人,則「敬人者人恆敬之」,別人也會對我們讚美、幫助,人際互動融洽,當然就會感到快樂。反之,有的人處事不夠圓融,經常嫌這個不好,怪那個不是,自己沒有培養好因好緣,自然不會獲得友誼,甚至難堪煩惱一大推,人生怎麼會快樂呢?

四、快樂來自心胸寬廣:一個人心胸寬廣,能包容一些不同的人事意見,不會斤斤計較於人我之間的是非得失,當然就會感到人生樂趣無窮。假如心胸狹窄,一件事也要計較,一句話也要計較,一個人都要計較、執著,則快樂難以產生。有時候別人有心想把快樂帶給你,由於你心胸不夠寬廣,沒有容納的空間,快樂則會自然遠離。

五、快樂來自慈悲喜捨:我們希望別人給我們快樂,必先自己帶給別人快樂。你不播種快樂的因,不結快樂的緣,那裡有快樂的花果呢?佛法裡的「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慈悲沒有敵人,喜捨必能獲得人緣;自己擁有慈悲喜捨的法寶,則生活中自然會感到快樂無窮。

六、快樂來自自己內心:是快樂、是煩惱?要靠我們內心去製造。你不善經營內心的工廠,只想偷工減料,只想蒙混得利,必定為自己帶來痛苦的結果。假如能將內心的產品改良,給別人一些利益,多為別人著想,快樂自然就會從心裡源源不斷而來。就如同流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朝大儒朱熹的高論,確實值得參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