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呈貢縣村民畜一犬,甚馴。母未時上山採薪,幼女隨之不及,後於母里許。俄大雪,母薄暮負薪歸,女與犬俱不見……明晨邀村人尋之,見女臥大樹下,犬偎依其旁,得不死。此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事。
──《滇南雜誌》,朱幼蘭書
護生畫〈犬護幼女〉,出自《滇南雜誌》。故事發生在雲南,時間是雍正十一年十一月,講述的是義犬救護幼主的感人事蹟。
在雲南呈貢縣一處農村裡,有一戶村民在此安居,家中還養了一隻狗,既幫著看門,也給孩子作伴。這隻狗不但乖巧,性情也非常溫馴,成為家中孩子的好朋友。
一天,這戶農民的妻子要去山林中採集柴薪,好回家當燃料。她拿起工具出門,女兒也跟出了家門,但媽媽急著去砍柴,孩子走路慢,跟不上,媽媽怕孩子礙事,不想讓她跟,所以沒等她,逕自入山去了。
沒多久氣候變冷,下起大雪,片片如鵝毛般的雪花,覆蓋了大地。婦人在山中砍完柴要回家時,已是黃昏時分,天漸漸黑了。
入山砍柴的婦人,根本忘了女兒是跟她一起出門的,以為孩子跟不上她的腳步,早就回家去了。此時進家門看不到女兒,到處找不著,才想起,女兒會不會跟進山裡去,在山中迷路,找不到路回家。這下可著急了,她又發現平時跟女兒形影不離的狗也不見了,可能隨著女兒一起出去了。
天黑了,暗夜裡分不出東西南北,不好找人幫忙。到了第二天早晨,他們焦急的邀集鄰居一起入山去找女兒。
不多久就發現女兒的蹤跡。只見她躺臥在一棵大樹下,家裡的狗正用身體依偎著她,大家趨前去看,小女孩還有呼吸,沒在寒夜中因失溫而凍死。這多虧愛犬以身體溫暖了小主人,讓小主人能保持著體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一則忠犬救主的故事。狗的重情重義,是本性使然,誰對牠好牠就忠於誰,不管主人貧賤富貴,其心不變,其志不改,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就做不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