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本土確診人數連續數天破千例,依國際經驗,因為Omicron變種病毒對兒童的威脅極大,指揮中心宣布,莫德納疫苗已取得國內緊急授權,可供六歲至十一歲的兒童接種。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家長的重大恐慌,民意代表也紛紛質疑指揮中心不應將兒童當白老鼠。兒童施打疫苗的風險,指揮中心不能不審慎。
當本土病例破百之後,指揮中心就決定放棄清零的政策,採取歐美「與病毒共存」的模式,自行政院蘇貞昌院長提出「新台灣模式」後,政策大致確定,最後是依據蔡英文總統宣示的「重症求清零、輕症可控管、正常過生活」方向實施。這個政策實施後,本土病例立即飆上千例,儘管大部分都是輕症,但是依照國際的比例和專家的預估,台灣的染病數很可能破百萬,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更估到三百六十萬,依此比例,死亡人數可能達到二萬。
這個數字與國外相比並不驚人,但是政府的施政首要不是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嗎?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就是「人命關天」,而非西方的「優勝劣汰」,西方國家從一開始就打算採取「優勝劣汰」的佛系防疫,而且很少像中國大陸採取全面封城的清零政策。現在台灣也採行西方的模式,顯然指揮中心對於可能造成的感染數和死亡人數已經胸有成竹,陳時中才會預先把數字說得這麼高。
為採取共存政策,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全面提升疫苗覆蓋率,但是目前施打情況不理想,第一劑超過八成四,第二劑近八成,追加劑不到六成,因此指揮中心除了不斷鼓勵年長者施打外,也正在評估是否施打第四劑,並把腦動到兒童身上。但是疫苗的風險高,國際間的緊急授權都是在沒有充分臨床實驗的情況下倉促推出,現在用在兒童身上,萬一出現副作用,誰來負責?
國外例子,兒童都是施打BNT疫苗,連美國對於國產的莫德納都沒有信心,衛福部卻讓我們的兒童施打莫德納,大人施打的副作用之大,都形容為「被火車撞到的感覺」,發燒、全身疼痛、嗜睡,各種情況都有,兒童如何承受得起?而且成人施打疫苗發生心肌炎的例子不在少數,儘管指揮中心不願意承認,但是因為施打疫苗而死亡的案例其實和染病死亡的數字相當,萬一兒童施打疫苗,不幸發生死亡事件呢?該不會又歸咎於病患本身都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病史吧?
從一月迄今,十八歲以下的確診數達到二千二百多人。指揮中心採取與病毒共存政策之後,病例立即暴增,儘管多數是輕症者,但首先就會傳染給家人,可以預期,兒童的感染率會立即飆升,這也是指揮中心要強推兒童施打疫苗的原因。然而,國際認可且美國已經使用的BNT疫苗,指揮中心又因為政治問題可能卡關,就如同當初不願意透過中國大陸的代理商上海復星一樣,最後繞一大圈透過民間才買到,沒想到如今對於攸關兒童健康與生命的疫苗接種也要考量政治,如何不讓家長恐慌?指揮中心沒能力清零,共存配套又不足,如今把兒童推上抗疫最前線,政府不覺得驚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