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遶境動能調查 信徒肩痛更甚於雙腳

陳玲芳 |2022.04.18
797觀看次
字級
媽祖遶境期間,富宇生醫攜手澄清復健醫院,成立巡迴衛教義工站。圖/富宇生醫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期9天8夜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剛結束,遶境期間設立巡迴衛教義工站的富宇生醫及澄清復健醫院,公開了2022年大甲媽遶境隨行中,蒐集到有關民眾不適症狀的統計數據。

在針對2000人的調查中發現,有超過八成以上遶境沿途民眾反映有疼痛不適症狀,其中又以肩膀疼痛占45.2%居冠,腰部疼痛其次、占24.3%,以及18.3%的膝蓋疼痛。專家提醒,若一周後未恢復,恐將演變成「慢性肌腱炎」。

實際參與多站服務的澄清復健醫院物理治療師林建岳表示,參與遶境民眾長時間、長距離行走,容易引發肌腱炎;肩、腰、膝蓋等關節部位、本就是肌腱炎的好發部位。全程跟隨的信眾、帶足九天八夜的日用品加行李,已有相當重量。

就算只跟幾站或幾天,飲水飲料、雨具、手機、充電寶、毛巾、外套也得帶,還有拿不完的結緣品,負荷愈來愈重;不論是背背包、提手袋、推推車、牽腳踏車,香火旗也得隨時抓著,導致「肩膀的負擔,不見得比雙腳來得輕!」難怪接受問卷調查的民眾,近半數反映旅程中有肩膀疼痛的困擾。

超過八成以上遶境民眾反映疼痛不適症狀,其中又以肩膀疼痛佔45.2%。圖/富宇生醫


除了疼痛部位,這次調查也發現,遶境民眾平均從「第三天」開始出現紅腫熱痛等不適狀況,而這些也都是「急性肌腱炎」常見的臨床症狀。

澄清復健醫院醫療副院長鄢若愚說,一般急性肌腱炎只要妥善處理、充分休息,大多會在一周內逐步緩解、漸漸不痛,但若症狀持續一周仍未改善,就可能演變成慢性發炎,長期下來肌腱恐產生疤痕組織,並造成沾黏、軟組織纖維化,甚至影響日後活動功能,最終引爆俗稱的五十肩,提醒大家切莫輕忽。

慢性肌腱炎的成因、在於肌腱反覆撕裂受傷;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背負重物或反覆動作過勞,肌肉組織都可能不斷磨損發炎。家庭主婦、上班族與肌肉力量較弱的年長者,都是高風險群。

鄢若愚說,要避免慢性肌腱炎,最重要的是劇烈運動後的鎮定與恢復。急性發炎當下,可以冰敷或固定等方式緊急舒緩,事後更應多休息,讓受損組織有時間修補恢復,另外也可適度補充含DHA、EPA及Omega3等優質脂肪酸食物或保健食品,幫助消炎與復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