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北榮總昨發表醫療成果,針對複雜的瓣膜性心臟病患者,成功完成免開心、無傷口之「經導管心房中隔二尖瓣膜置放手術」,術後五天即可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醫師許喬博表示,台灣每年約有二千五百人接受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俗稱「豬瓣膜」或「牛瓣膜」的生物組織瓣膜,使用壽命約十至十五年;若病人七十歲接受組織瓣膜置換,可能在八十或八十五歲要再次開心手術置換瓣膜,手術風險極高。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宋思賢表示,重度二尖瓣逆流合併心臟衰竭的傳統治療,主要利用左心室輔助器或心臟移植,前者會影響患者活動,且須搭配使用抗凝血劑,後者則有捐贈者少、手術死亡率風險約一成,以及術後要長期吃抗排斥藥等問題;反觀經導管二尖瓣膜修補手術,較無死亡風險,也不必服用抗排斥藥,因此適合「不宜動刀」的高風險族群。
宋思賢說,北榮心臟瓣膜團隊至今已完成兩百例以上各式經導管的主動脈瓣膜、二尖瓣膜及三尖瓣膜治療,手術成功率高達九成五。傳統開心手術雖有健保給付,但心室輔助器給付約四百多萬元,心臟移植後續使用抗排斥藥及入院評估等作業,加總給付超過一千萬元;新手術自費約一百一十萬元,若能納入健保給付,可望減少民眾與健保的財務壓力,堪稱雙贏。